阅读记录

第427章 假如在大明实行这些政策进行改革[2/2页]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感觉这些条款,连不少现代国家都难做到。〗
     〖靠天吃饭的年代,靠制度就能解决饥荒问题吗?〗
     〖王莽见了都得给提问者磕一个。〗
     〖有一说一,王莽虽然失败了,但也成功了,他救了大汉,提前释放掉了矛盾,不然再过几十年变成寿终正寝,可就没东汉了。〗
     〖一个穿越者开脑洞危害顶得上旧社会十个官僚。〗
     〖总结一下题主的政策:《对万民宣战诏书》〗
     〖四处出击,拳拳到肉,左右开弓,无人生还。〗
     〖坏人苦思冥想,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感觉这人甚至都没看过张居正改革的细则。〗
     〖穿越到《乡村爱情》,连象牙山都治理不好象。〗
     〖不至于当场暴毙,还是能有半年国祚的,毕竟政令从朝廷下发到地方村镇,中间怎么也需要半年。〗
     〖这个提问反驳了知乎的一个共识,“烂摊子谁来都一样”,很明显题主的毁灭性更胜一筹。〗
     〖题主的政策简直是波尔布特转世。〗
     〖题主不如直接分封,周朝分封苟了八百年,楚国也分封苟了八百年不是秦国太变态,估计还能继续苟。〗
     〖不如直接一王一县办团练,直接神罗化。〗
     〖地主,农民,宗室,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全打击了一个遍,你的基本盘在哪里?〗
     〖所以穿越回去,制度是一方面,最主要还是发展生产力,好比回到秦汉,你要用科举制,你首先得搞定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还要广开学校,否则在用竹简记录知识的年代,科举和举荐制没有太大区别,本质上还是那批人。〗
     〖题主初中政治没学好,就一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大明,崇祯年间。
     拉着戴苍的手,朱由检还不忘吩咐宫人将这些政策逐字逐句的记录下来。
     包括后人对政策的反驳,以及不可能实行的原因,都要完整记录。
     管它有用没用,先记下来,早晚有用。
     ……
     大明,洪武年间。
     应天府。
     “此言甚是有理。”朱元璋感慨道,不知是后世的哪位大才,寥寥几字便将一个道理总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后人用的政策、治国的理念,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天下大同、富贫贵贱一等,上古就有圣人提出。
     人人平等就不提了,涉及人性。
     后世人人读书知理,不也只是表面做到而已?
     就提那个土地不准买卖。
     靠天吃饭的年代,你和咱谈这个?
     遇上天灾,颗粒无收,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借钱,谁借啊?
     朝廷救济?朝廷借?
     即便皇帝圣明无私、朝廷作为,官员个个清廉如水,一文钱都不贪污,也救不过来。
     一年两年,咬咬牙还能挺过去。
     遇上汉末、唐末那种天灾,从古至今,哪个朝代能救?
     土地允许买卖,即便地主低价买,百姓也能多活些日子。
     不然怎么办?
     卖儿卖女,丈夫当奴仆、妻子入青楼吗?
     人,从来都不值钱。
     何况是天灾年景。
     遇上好色的富豪,还愿意出钱买女的入门,前提还得身材样貌好。
     其他人,买那么多奴仆丫鬟作甚?
     养着吃干饭吗?
     天灾、战乱的时候,一碗白米饭……不,一碗粥就可以买几条人命。
     还有那基础建设,不就是以工代赈,管百姓吃喝、给百姓工资吗?
     后人该不会以为服劳役不给钱、不管吃喝的吧?
     每个人每年需要服多少天劳役,律法规定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超出规定的,是要给钱、管吃管住的。
     即便是规定内的,也是要管吃喝拉撒的。
     秦朝都知道要这样做,该不会以为我们后面的朝代还不如秦朝吧?
     往前推一点,有史可查的春秋战国,乃至周公定的周礼,里面都有明文规定。
     后世查资料那么方便,都不知道查一查的吗?
     再者,咱难道不想大规模基础建设吗?
     咱要是有后世的科技,咱恨不得把路修到草原上、修到冰封之地、修到大海上,再把长城建在极西之地。
     可是,咱没有。
     医学、粮产都比不上后世。
     召集一群人在一起建设,粮食、医者等等都要准备齐全,稍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就像炸营一样。
     一个人死,个个都会担心自己死。
     一个人害怕,个个都会害怕。
     一个人大叫,个个都会大叫。
     一个人跑,个个都会跑。
     你以为像你们一样,个个都读了书,科技发达,想家里人把手机掏出来,就可以联系上家里人?
     吐槽半天,老朱说累了,朱棣奉上一杯茶水。
     “呼~”
     “咕噜~咕噜~”
     一口茶水下肚,老朱又接着吐槽:“当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还有那商业,这提建议的后人是真傻还是假傻?”
     “别以为咱没看出来,后世也是把商人当猪养,和咱干的有区别吗?”
     “无非是明面上给了地位,说出去好听一点。”
     想起曾经看过的视频,后人个个都想当老板,都想有钱,当富豪,老朱冷哼一声:
     “士农工商,后世的商人是比农工好,但咱不信,他们还能比当官的还牛气!”
     “权可以掌握钱,但钱不能掌握权。”
     朱棣又递上一杯茶水。
     老朱咕噜咕噜下肚,许是说累了,最后总结道:“怪不得总说王莽像个穿越者,原来是一丘之貉。”
     “不,王莽比穿越者强,新朝还有十四年,这个后人穿越回来当皇帝,连四年都坚持不了。”
     王莽(牙齿咬碎):朱八八,我特么谢谢你!
     朱元璋:快滚去身毒当你的佛祖去!
     从朱棣手中接过茶杯,老朱刚揭开茶盖,突然顿住。
     这都第三次了吧?
     浑小子今天这么懂事?
     狐疑的看着朱棣,老朱问道:“有事求咱?”
     “哈哈,没有~孝顺父亲,天经地义的事,怎么能做交易呢?”朱棣挠着后脑勺打着哈哈道。
     老朱颇文雅的饮了一口茶,轻轻放在桌案上。
     “老四长大了,懂事了,既然如此,咱赏……”老朱不动声色的从怀中掏出一个烧饼。
     “赏你一个烧饼。”
     朱棣嘴角微微下垂,却又马上扬起,挤出一个笑容:“谢谢爹。”
     “没事,就跪安吧。”
     “那有事呢?”
     “有事就跪着吧。”
     “……”
     爹咋不按套路走?咋就不问一下自己有什么事?
     朱棣苦思冥想之际,老朱的声音幽幽响起。
     “你是想跪安,还是想跪着?”
     “儿臣告退。”
    喜欢。
  

第427章 假如在大明实行这些政策进行改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