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0章 凤阳汉服(天下人成大佬)[2/2页]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珅命两个组织之人偷偷潜入满城,在下面挖掘地道,埋入炸药。
     现在就等着阿桂醒来,将军权交还给他。
     到时候,和珅离开。
     砰的一声,在满城放个大烟花。
     “哈哈,完美。”
     和琳有些不解,乾隆只要脑子没问题,大概就能猜出来是大哥做的。
     一声令下,兄弟二人就人头落地了。
     “乾隆?呵,他现在可没时间忙着管我。”
     “没了我,谁帮他修修补补大清?”
     京城。
     在乾隆的暗示下,所谓的“功比三皇五帝,禅让之德”的石碑层出不穷。
     凡是献祥瑞的,都加官进爵。
     乾隆也借着这个由头,正式向众人宣告自己要提前退位。
     日子就定在明年正月。
     皇帝和太上皇,相差的无非是名头。
     只要自己没死,大权仍然是握在自己手中的。
     由于天幕的出现,民间反清复明之事,肯定络绎不绝。
     乾隆老了,只在乎身后名了。
     所以早点退位,权利仍然在自己手中,但黑锅全是嘉庆的。
     毕竟他是皇帝,朕只是太上皇嘛。
     乾隆这一次退位,比原本历史上早了将近十年。
     最近,他正在命礼部根据典籍,制定退位禅让礼仪。
     退位禅让本就有一套完整的礼仪。
     但乾隆觉得自己又不是历朝历代被逼退位的废物之君。
     三代以下,唯有自己一人是主动退位让贤。
     礼仪怎么能够和其他人一样呢?
     至少也得和尧舜禹持平。
     乾隆这边正兴致勃勃的和礼部一起研究礼仪,殊不知京城内也是暗流涌动。
     天地会、白莲教、罗教给乾隆准备了一份大惊喜。
     罗教原身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创立的无为教。
     该教不立文字,否定佛像、寺庙,故亦称悟空教。
     因其以罗祖为信仰上之开祖,又称罗教,成员多为漕运水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罗教刚开始类似于水手互助会,对维持江南社会稳定贡献巨大。
     但是雍正年间开始,朝廷对漕运水手中罗教力量的增强担忧。
     随后将罗教列为邪教,出兵将庵堂夷为平地、土地充公。
     罗教自此由明转暗。
     三教举事的日子,是乾隆禅让的日子。
     但在此之前,三教还给乾隆准备了一份祥瑞小礼包。
     现在的祥瑞,都是夸赞乾隆和清朝的。
     乾隆不仅没有解释,反而还推波助澜,将这说成是天幕赐下的祥瑞。
     那这可就怪不得众人。
     三教捉了许多落魄书生,让他们写故事。
     诸如:李成梁与努尔哈赤不得不说的故事、多尔衮与孝庄的爱恨情仇、康熙与孝庄的禁忌之恋、鳌拜和康熙由爱生恨、乾隆其实是汉人女子所生等等。
     全是一些不可细说,可以和金瓶梅相媲美的故事。
     三教首脑也是明白了,你和百姓说什么家国大义、反清复明,他们是没什么概念的。
     即便天幕指出因为满清,未来的华夏会被蛮夷入侵,沦为殖民地,也没多大用。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只在乎自己过得如何。
     几百年后的事情,关我什么事?
     你说几百年后我的后代也被欺负了?
     可我现在跟着你们造反,万一死了,我连后代都没有了。
     所以,就需要传播一些民众喜闻乐见之事。
     以前还需要考虑百姓识不识字,现在有了天幕,直接用后世文字,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懂。
     不仅各地埋有石碑,三教还造出了火箭。
     不是飞天的火箭,只是可以飞上天的一种火器,类似冲天炮。
     将写有故事的纸张绑在箭上发射,空中炸开,纸张四散。
     满清有种就把所有看过的人全杀了。
     民众不想反,那我们就逼民众不得不反。
     ……
     光绪年间。
     摆在光绪面前的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更好的消息。
     好消息是:大清后裔真如亲爸爸所说,蛰伏下来,并重新出世了。
     更好的消息是:不仅出世了,甚至还在朝廷里有人,能光明正大的铸造岁月史书。
     光绪一眼就看出这不是汉服。
     大清初立之时,服饰受大明影响,并没有多大改变。
     天幕里的女子穿的所谓汉服倒有些像如今民间女子所穿。
     同样摆在光绪面前的还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更坏的消息。
     坏消息:看评论里所言,这个视频被下架了,肯定是朝廷有所察觉,要打压大清后裔的势力。
     更坏的消息:这次若是处理不好,反清势力观看了天幕,绝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让大清在新朝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两个坏消息,如今的朝堂也是一片乱糟糟。
     八旗和汉臣,汉臣和汉八旗,蒙满八旗和汉八旗,吵的不可开交。
     光绪都有了学宣统退位的心思。
     慈禧问道:“退位,你准备让给谁?”
     “姓孙的。”光绪吐露出一个人名。
     “他不是要造反嘛,索性便遂了他的愿。”
     “呵,你倒敢让,可他不一定敢要。”慈禧看向一脸疑惑的光绪,叹了口气,毕竟是自己挑的,也是皇室里为数不多聪明的。
     罢了,再教他些吧。
     “未来宣统能和平退位,是因他占据南方,姓袁的占据北方。”
     “南方即便没在他的掌握中,但他打出了名气,大家都借着他的名头做事,形象一点,他便是周天子。”
     “大清与他签订条约,保障皇室和平退位,即便后来者不开心,捏着鼻子也就认了,无非搞点小动作,终究不敢违背他的承诺。”
     “但如今,他是个什么玩意儿?别人凭什么听他的?”
     “总不可能因为天幕一句未来他推翻清朝,别人就拥戴他上位吧?”
     “果真如此,他还不如周天子,周朝建国之初,尚有天子六师,镇压诸侯。”
     “他现在有什么?就凭数百个热血冲昏头脑的年轻人跟随,就能改天换地?”
     “他若是一步步打上来还好,若是被人拥戴上位,呵,呵。”
     慈禧冷笑两声,顿了顿,接着说道:“所以,你现在即便下旨退位,让他总理朝政,他也不会同意的。”
     “他的心大着呢,也野着呢。”
     “你是不是想说禅让给朝中汉臣?”见光绪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慈禧瞬间洞悉他的心中想法。
     “谁有资格、有能力被你禅让?”
     “谁接下这个位子,能让众人信服?”
     “别想了,你甚至连禅让给皇室其他人都没机会。”
     光绪惊讶道:“啊???”
     “有能力的,不会来沾这个漩涡。”
     “没能力的,朝堂不同意,哀家也不会同意。”
     “满臣、汉臣、在旗的、不在旗的,不论他们是想造反,还是想在新朝有一席之地,他们都需要你这面招牌。”
     “如今你的境遇,比献帝好些,却又比不上桓灵二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这面招牌在,大清还是大清。”
     “你这年招牌倒了,天下四分五裂,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家族就一定能存活下来,在新朝有一席之地。”
     “所以,退位也好、禅让也罢,都别想了。”
     “你面前只有一条路,拖。”
     “一直拖到朝堂有人有能力掌握天下,或者造反贼子中有人能问鼎天下。”
     “你和大清才有一丝可能功成身退。”
     光绪瘫坐在地上,没有一丝帝王模样,甚至还不如落魄的寒门子体面。
     慈禧上前,左右开弓,给了光绪两巴掌。
     “瞧瞧你这副模样,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慈禧不争气的骂道。
     大清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难,虽然结局上限很低,但下限极高。
     便是光绪励精图治,引进人才、机器,对外胜上两场,到时候无论谁想上位,大清手里的筹码更多。
     而另一条路简单,但下限太低了。
     这条路就是缓慢的、不停地放权。
     满臣放、汉臣放、军阀也放。
     权力给他们,让他们慢慢斗。
     斗到最后只有一个胜者,大清也到时候灭亡了。
     但那时候的大清,就是别人手里的汤圆。
     开心了,封你个安乐公。
     不开心,学刘裕,屠尽司马一族。
     “儿臣……儿臣……”光绪想说自己可以走最难那条路,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自己连朝堂两派政斗都阻止不了,何谈其他。
    喜欢。
  

第390章 凤阳汉服(天下人成大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