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6章 如何反驳文官阴谋论[2/2页]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海军要负责保护航道,清缴海盗。”
     “不保护好航道,你们如何经商?”
     有个臣子解释道自家的奴仆可以保护,若是遇上海盗就算自己倒霉。
     “哦,奴仆保护?”
     “奴仆的命也是命,这样吧,朕允许你家奴仆可以穿盔甲,好不好?”
     臣子正要谢恩,夸赞朱祁钰圣明,却听皇帝接着说道:“这样还是不够保险,朕再允许你的奴仆可以配备火铳,再给你家的船只装上火炮,你说这样好不好?”
     朱祁钰没有怒喝,温声细语的说出来,落在臣子耳朵里却如惊雷一般,吓的他冷汗直冒,连忙跪地请罪。
     朱祁钰没理这人,只是自顾自的说道:“听说我大明初立的时候,很多海盗都是陈友谅的旧部。”
     “唉……他们曾经也算是官兵啊。”
     脑子转的再慢的人,这下也听懂朱祁钰话里的深意。
     不给钱,那朕就让海军扮海盗去。
     以前或许朱祁钰做不出来,这记在史书上可不是好名声。
     可现在嘛……夺门之变、削掉帝号、谥为‘郕戾王、后宫被殉葬。
     谁也不敢去赌朱祁钰敢不敢做。
     给就给吧,自己只是想多挣点家业,又不是要造反,让海军保护就保护吧。
     “既然没有异议,那就接着议下一件事。”
     “朕欲启用西周五等爵,对有功之臣行外分封之策。”
     朱祁钰笑道:“比如你英国公,河间王为是太宗钦定的靖难第一功臣。”
     “你父屡立战功,平定安南之乱,却不幸战死于土木堡。”
     “朕觉得,你就和后世所称英格兰之地颇为有缘。”
     张懋真要谢恩,却听朱祁钰又接着说道:
     “不过嘛,如今草原有瓦剌为患,解决了草原的事情,再谈也不迟。”
     朱祁钰没给群臣反应的时间,又道:“最后一件事,便是给皇兄下葬之事。”
     “磕头那个,别磕了,你去找钦天监挑个好日子,把朕的皇兄安葬了吧。”
     朱祁钰连他名字都懒的称呼,说一句退朝,起身就走了。
     “好日子,什么是好日子?”
     这人可能磕头太用力,有些脑震荡,没反应过来。
     还是与他相熟的好友小声提醒道:“越快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可是要比照藩王的葬礼啊……”
     “建文年间的湘王朱柏也是藩王。”
     好友提醒一句,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懂,急忙跟上其他大臣的脚步。
     大臣们根据地域、师承、姻亲等分属数个不同的小圈子,正在商议海商和封邦建国之事。
     其中封邦建国是主要讨论的对象。
     钱什么时候都可以挣,但化家为国的机会可不多啊。
     有谁能够顶受住化家为国的诱惑吗?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还不懂吗?这是逼着咱们解决掉瓦剌。”
     “瓦剌又不是咱们养着的,咱们有啥办法,还不是看军队?”
     “哼,盐、茶、铁锅、甚至盔甲……”
     “你怎的凭空污人清白?”
     “清白不清白,你自己知道,趁着陛下有生之年解决掉瓦剌,咱们就可以化家为国。”
     “陛下要是死了,下一任可不一定认!”
     “记着去太医院嘱咐一声,一定要好好照顾陛下的身体,别搞什么小动作,否则我和他们没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勋贵们则团结在张懋身边。
     “恭喜英国公了,已经预定了一个藩国。”
     “没有的事,陛下只是说有缘而已,咱们都得感谢陛下天恩啊。”
     张懋强压着嘴角,却没压住。
     “今日都去我府中饮酒,咱们好好研究一下海商之事。”
     有勋贵急道:“英国公,瓦剌啊。”
     张懋摇摇头,自己承袭爵位,只是粗通军事,还是别出来丢人现眼了。
     张懋朝文臣的方向努努嘴,小声道:“有人比咱们还急。”
     “封国之事不成,咱们还是与国同休的公侯,内阁宰辅、六部重臣的儿子可不一定就能坐上他们的位置。”
     啪!
     这人一拍脑门笑道:“兄长果然聪慧,俺是急糊涂了,让他们先操心去。”
     ……
     大明,正统年间。
     勋贵们自从昨日看见天幕,就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与文臣达成共识。
     决不允许皇帝御驾亲征。
     文臣或许还有点压制皇帝威望的想法,万一打胜了,有了太祖、太宗的威望,这谁受得了?
     好不容易熬到仁宗,结果仁宗不长寿。
     到了宣宗,虽然比不上太宗的威望,但宣宗在登基之前就有战功,文臣们也只敢悄悄摸一下虎须,不敢太过分。
     好不容易熬到一个幼年登基,没有任何威望的皇帝,你还想凭军功压服群臣?
     你做梦!
     太祖、太宗那种说砍人就砍人的日子,谁都不想再回去了。
     虽然历史上是大败,但万一这次赢了怎么办?
     何况,皇帝亲征,六部重臣是要派人随行的,刀剑无眼,万一死了怎么办?
     而靖难勋贵则以张辅为主,坚决不同意朱祁镇御驾亲征。
     倒不是怕死,儿孙们或许怕,张辅是不怕的,毕竟是从靖难跟着朱棣拼杀过来的。
     怕啥也不可能怕死。
     若要打,自己领兵出征就是。
     后人说拴条狗都能赢或许有些夸张。
     但即便不能大胜,也不至于大败到数十万精兵损失殆尽,靖难勋贵被一锅端了。
     朱祁镇昨夜以家宴之名,邀张辅入宫,本想做通他的思想工作。
     其他诸事,张辅都同意,并表明将来之事还未发生,自己坚决拥戴朱祁镇的统治,不会给任何有心人可趁之机。
     但唯独御驾亲征之事没得谈。
     席间,不知朱祁镇怎么想的,居然让王振前来解释二人拟定的亲征计划。
     “砰!”
     “砰!”
     “砰!”
     张辅将王振按在身下,举起桌案,一下又一下砸在王振头上。
     孙太后强忍着恶心,怒骂道:“你要造反吗?”
     “臣请去为太皇太后守陵。”
     宴席不欢而散,孙太后与朱祁镇也没治张辅的罪。
     “陛下下令斩杀王振。”
     经由张辅说出,一夜便传遍了北京城。
     “陛下圣明。”
     “是啊,都是这个阉人怂恿陛下,否则何来土木堡之变?”
     这是民间好听的说法。
     而在官场私下还传着一个说法:“英国公威胁陛下,若是御驾亲征,便要废帝,陛下无奈之下只得斩杀王振以示决心。”
     大明,永乐年间。
     “老和尚,有没有办法让以后的皇室继承人略知政事、略知兵事,不至于……”
     朱棣本是随口问问,也没指望老和尚有奇谋妙计。
     谁知姚广孝随后答道:“有啊。”
     “ ? ? ?”
     “养蛊。”
     朱棣刚提起的喜悦之情瞬间跌落谷底。
     “那还是算了吧。”
     “真养蛊就不是土木堡之变了,皇室就要杀的血流成河了。”
     “要不……”
     姚广孝笑道:“陛下该不会想学太祖,搞个不许儿孙御驾亲征或者宠幸太监之类的祖训吧?”
     “不可能!”
     朱棣矢口否认道:“朕怎么可能学父皇,立些让儿孙缚手缚脚的祖训?”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朱棣再次强调道。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
     大明,洪武年间。
     “丧师辱国的大败是文官阴谋?”
     “那朕杀的文官血流成河,你们怎么不说是朕提前识破了文官的阴谋,所以才杀他们的。”
     “他就是被阴谋所害,朕就是嗜杀?”
     啪的一声!
     朱棣揉着手臂:“爹,又关我什么事?”
     “朱祁镇不是你的儿孙吗?”
     “这事昨天不是已经打过我一顿了吗!”朱棣理直气壮的说道。
     “咱忘了!”老朱也理直气壮。
     “今天若是再次抢到评论机会,你给你儿孙下个令,不准立他为太子,在位的话直接废帝换一个,让朱祁钰把他杀了,以绝后患,免得再来个夺门之变。”
     朱棣长叹一口气:“爹,在他们的时空,别说我了,我孙子都死多少年了?”
     “人家认我,在评论区喊我一声祖宗。”
     “人家不认我,喊我一声朱老四,我又能怎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说只是在评论区下个命令,即便是我从皇陵复生,他们也不一定听我的。”
     “搞不好还说我是妖孽,把棺材板钉的死死的,然后活埋……”
     闻言,老朱戏谑道:“呦,你还挺了解自己儿孙的德行?”
     “不是了解儿孙,是了解人性,换谁当皇帝都一个想法。”
     “你这意思,永乐时空的咱复生,你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咱的棺材板钉死?”
     朱棣一蹦三丈远:“爹,俺不一样,俺最孝顺了。”
     老朱不知从哪儿掏出一根木棍:“所谓的孝顺是指你给咱添了四年阳寿?”
     “爹,你昨天发誓说不打我的。”
     “发誓的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关咱朱重八什么事?”
     朱棣转身往殿外跑去,老朱紧随其后。
     “兔崽子,不准跑!”
     “不跑是傻子!”
     朱标瞧见老朱的身影刚走殿门转个弯,就不见了,只听的“哎呦”一声。
     朱标与蓝玉起身刚要往殿外走去,就被马皇后拦住:“他给老四耍诈呢。”
     随后,马皇后示意二人跟自己一起,轻手轻脚一起站在殿门后。
     殿外。
     朱棣闻言回头,就瞧见老朱坐在地上揉脚,太监上前也被他一把推开。
     “爹,你说说你,几十岁的人了,身体不好就不要剧烈运动了。”
     “这脚要是受伤可怎么办?”
     “史书上记你个跛脚皇帝?”
     朱棣一边给老朱脱鞋,轻轻给他揉着脚,一边碎碎念念的吐槽道。
     见朱棣这副不似作伪的神情,老朱想说的那句“兵不厌诈”被堵在口中。
     “爹脚臭,让太监来吧。”
     “嗨,谁不脚臭啊,脚臭是男子气概。”
     “哈哈,你小子是不是也脚臭?”
     “平时不臭,遇到夏天,尤其是演武过后,一脚都是汗,那个臭呦,酸味冲天。”
     “果然是咱的儿子,随咱,咱是起兵落下的病根,作战的时候能有个时间眯一下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洗脚,后来只要一出汗,这脚就有股味道。”
     “娘不嫌弃你啊?”
     “嫌弃,怎么不嫌弃,嚷嚷着咱不把脚洗干净就不准咱上床,不过嘛,每次你娘嚷嚷一句,都会去打盆水亲自给咱洗脚,他说咱再臭也是他的朱重八。”
     朱棣傻乐道:“嘿嘿,徐家妹子也是这样的。”
     “你这技术挺好啊,咱现在不痛了,把鞋给咱穿上,你这技术哪学的?”
     “嗨,久病成医。”
     “?”
     “您三天两头就要揍我一顿,医师上完药,俺就自己揉一下。”
     “哼,是咱错了?”
     “那倒没有,爹打儿子,天经地义。”
     “得了,咱以后少打你。”
     “算了吧,你这还不如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咱们商量一下,以后能别用棍子了吗?”
     “那用啥?”
     “像小时候一样,用鞋底子呗。”
     “咱应了。”老朱猛的站起身来。
     “爹,慢点,我扶着你。”
     父子二人刚进殿内,就感觉左侧有目光注视。
     余光瞥过去,只见马皇后嘴角微扬、朱标捂着嘴,身子不停抖动,蓝玉堵着耳朵。
     “老四啊,咱感觉咱这脚还有点痛,咱去太医院看一下。”
     朱棣连忙扶着腰:“哎呦,爹,我刚才跑的太快,闪了腰,我也去看一下。”
    喜欢。
  

第306章 如何反驳文官阴谋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