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0章 家里的小祖宗(魏程坑裴寂,始皇抱孙子。)[2/2页]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是纯亏。”
     “但你出钱就不一样了,国库的钱就可以用在大唐百姓身上。”
     裴寂豁出去了,怒骂道:“这是李家的天下,又不是我家的,凭什么我出钱!”
     本以为二人又要说自己侮辱天子,要去告黑状。
     没想到二人笑了,语气颇为温柔:“裴老儿,你想差了。”
     “俺问你,你难道就想一辈子陪着太上皇醉生梦死,远离朝堂?”
     “不为自己想想,也该为家族想想。”
     “你们是大世家不假,千年的世家也不假。”
     “可这一直有传承的世家,难道从未变过?”
     “一直远离朝堂,肯定有新世家取代你家的位置。”
     “你出钱,找到了,这是大功。”
     “没找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何况找牛真的就是找牛了吗?”
     “不可以顺带探查一下周边的地理、风俗、兵力?”
     “若是有一天大唐需要往外征战,光凭地图之功,你之位,不在魏征之下。”
     魏征适时的点点头:“然,程黑子说的有道理。”
     二人松开裴寂:“是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全在你一念之间。”
     裴寂走了,一瘸一拐的走了。
     “快跟上,找个村落落脚,我们好好计划一下。”
     魏征看着裴寂的背影,对程咬金小声问道:“你刚才偷偷踹他了?”
     “没有啊!”
     “那他怎么瘸了?”
     ……
     大明,洪武年间。
     “后人太过于宠溺孩子了。”
     “就踢一下孩子而已,杀鸡、杀鸭、连牛都杀。”
     老朱自然知道评论肯定有夸大的成分,但这并不妨碍他吐槽。
     小孩子嘛,被鸡打了,你要教他打回去,不能让他依赖。
     如此宠溺孩子,说不定连孩子犯错都舍不得打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怎么行?
     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该打就得打。
     犯错就打屁股,控制力度之下,打屁股不会伤及身体。
     如此,孩子才会记忆深刻,才不会继续犯错!
     “孩子该打就得打嘛。”
     老朱还在碎碎念,马皇后一句话绝杀:“那雄英不听话,就让标儿学你,直接用鞋垫子或者棍子打?”
     “那怎么行!”
     老朱急了:“雄英才多大?”
     “怎么可以用棍子打?”
     “犯错了,你可以和他讲道理嘛……”
     “不对,雄英要是犯错了,那肯定是老师的问题。”
     “咱的大孙子多乖的一个人,肯定是有人教坏他,肯定是老师没教好,否则大孙子怎么可能犯错?”
     听着朱元璋前后矛盾的话语,马皇后笑着揶揄道:“呦,刚才是谁说不能太过溺爱孩子?”
     “老四,你听见了吗?”
     朱棣埋着头偷笑,不停的抖动身体,闻言喷笑一声,又连忙捂着嘴。
     老朱没好气的冷哼一声,又喜笑颜开的对马皇后解释道:“不一样。”
     “说不能溺爱孩子的是洪武皇帝。”
     “说不能打大孙的是民间爷爷朱重八。”
     “这不是一回事儿。”
     “雄英要啥,咱就给他啥?”
     “也就是孩子还小不懂事,若是他有个十七八岁,想要皇位,咱立马退位。”
     说到此处,喜笑颜开的朱元璋,眉头突然紧锁。
     “怎么,舍不得给了?”
     “不是,咱怎么可能舍不得。”
     “咱是想起太医院的那群废物,标儿的病查不出来,太孙的病也查不出来。”
     朱元璋转头望向天幕,叹道:“希望天幕能够少放些搞怪视频,多放一点关于医学的,若是能有包治百病的药物,那就更好了。”
     “他们是后人,又不是神仙,你怎么不让后人教教如何做长生不老药?”
     对于马皇后的反驳,朱元璋不置可否。
     “后人能在天上飞,还能去月亮上,对我们而言,不就是神仙吗?”
     大明,永乐年间。
     北京城外。
     “好羡慕啊。”
     朱棣骂道:“羡慕个屁,爷爷对你不好?”
     “爷爷对你,难道还不如后世百姓对孙子好?”
     “好是好……”朱瞻基顿了顿,小声辩解道:“可天幕出现后,没以前那么好了。”
     “您现在不仅揍我,还扣我大婚的钱。”
     “活该,谁让你不好好教儿子!”
     朱瞻基无言以对,我死的早,能怪我吗?
     大秦,咸阳。
     “隔代亲,有这么亲吗?”
     始皇不太理解。
     毕竟无法指望一个从小缺爱的人,理解爱是什么玩意。
     “扶苏,既然都是太子了,也该给你找个太子妃了。”
     闻言,始皇身后的大臣堆里一阵骚乱。
     以前六国还在的时候,王室一般选择和各诸侯国联姻。
     现在六国不在了,太子妃从哪里选,还需要考虑吗?
     无非是军方和文臣,而其中军方的概率最大。
     “唉,父亲不争气啊!”
     蒙恬痛心疾首,父亲怎么就不给我们生个姐姐、妹妹呢?
     若是蒙家有女,那太子妃肯定是蒙家女。
     李斯羡慕的望着王翦,若是天幕未曾出现,自家女儿还有一争之力。
     可现在,白白便宜了王翦这老家伙。
     想到此处,李斯靠近叔孙通,小声低语道:“让王翦的孙女当太子妃,你甘心吗?”
     “李斯,你这激将法未免太过拙劣了吧?”
     “不过嘛……我倒可以当个出头鸟。”
     “陛下,太子娶妻乃是仅次于陛下立后的大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巨子:“有道理。”
     王翦:????
     一群军方将领死死盯着儒、墨两家之人。
     你们想找死不成?
     儒家尚且可以理解,墨家凑什么热闹?
     巨子对军方众人微微一笑,又对始皇解释道:“陛下,臣说的有道理是指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最关键的是用何礼?”
     “难道用儒家尊崇的周礼?”
     “如今之天下是大秦之天下,周礼已经不合时宜,急需制定新的礼仪。”
     “臣觉得可以根据夏礼改进。”
     “夏礼干脆利落,且不繁琐。”
     “如今之大秦正是大变革之时,礼仪太过繁琐,反而影响做事。”
     墨家对太子妃之位毫无兴趣,第一:没有身份匹配的人可以当太子妃。
     又不是后世,总不能找个普普通通的平民之女当太子妃吧。
     墨家虽然鄙视周礼,但几百年的礼仪制度深入人心。
     真找个平民之女,即便始皇没意见,天下的百姓都会有意见。
     第二:墨家靠本事吃饭的,只要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大秦制造利器,太子妃是谁家的,根本无关紧要。
     第三:世人皆以为墨家强在制造,但其实墨家强在思想。
     但这套思想目前看来太过理想化,始皇不会接受的。
     既然这样,不如用水滴石穿之法,一步一步慢慢来,先和儒家争争这新礼仪的制定!
     最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敌人,叔孙通知道墨家想干嘛。
     但一时半会儿没有解决之法,只能想办法修改礼仪,使其符合始皇的心意。
     总不能劝始皇驱逐墨家吧?
     这根本不可能,大秦如今需要墨家。
     敢说这话,儒家在始皇心里的印象只怕会落到谷底。
     而扶苏一脸呆萌:“怎么就扯到为我选太子妃身上了?”
     “因为朕想抱孙子,看看到底是不是像后人说的一样,真的有无限宠溺的隔代亲。”
     “所以我是个试验品?”
     “对。”
     “父皇,我突然不想娶太子妃……”
     “不娶也成,刘季不是在评论说要给朕当儿子吗?”
     “朕想了想,给朕当儿子不合适,干脆给你当儿子,朕也算抱上孙子了。”
     扶苏连忙说道:“我娶!”
     一个仅仅比父皇小三岁的人,叫自己父亲。
     扶苏想想这副画面,越想越觉得恶心。
    喜欢。
  

第230章 家里的小祖宗(魏程坑裴寂,始皇抱孙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