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例如城门立信之类的故事,也有厉庸触犯法典,大司徒许闻在廷议上逼迫人王的故事…
      这种好的方面,自然要积极宣扬了,以后还可能成为佳话。
      倒是刑家之人脸皮厚,硬是在史书上记载了几种酷刑,点明了是他们发明的,连酷刑的方式都记载了下来。
      想要把酷刑流传后世,他们也不怕遗臭万年。
      这种史书不是那种粗略的王朝史,那种史书记载了整个王朝的兴衰,很多都比较笼统。
      而厉夏看的史书,是一种年史,史家巨子发明的一种记载方式,所以记载的比较详细。
      连蔡奇大规模修建茅厕做肥这种事情都有记载,为了不得罪农家,或者说农家确实是先发现并且提前发表出来的。
      所以没有说是蔡奇发现的,毕竟农家一直藏着并没有发表罢了,估计比蔡奇发现的早很多。
      只是说蔡奇知道了这件事,在炎国大规模修建茅厕养肥,来帮助蔡奇宣传名声之类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雕刻家雕刻了一处石刻,雕刻并且记载了灭洛的全部过程,包括十六个画和八处石碑。
      法典的诞生…
      商税的记载…
      博园…
      林林总总的,事无巨细都有提及,很多厉夏也只是听说过,都没有见过也记载了下来。
      甚至还有一部分没经证实的传说都有记录,也有几篇新的着作产生,借着史书给发表了出去。
      毕竟稷下学宫有这么多的人,还有泰斗坐镇,每年没有着作产生的话,那么稷下学宫也太丢人了一点。
      别管是哪一家的,反正有就行了。
      也怪不得厉夏还专门设置了写史书的司马职位,为了审核这些史书,厉夏硬是用了两天的时间才看完,眼睛都看花了。
      去年只有江夫子一人编撰,就感觉已经很多了,今年比去年还要多。
      不要以为写史的就这点事,他们还要看完各国的史书,编写出各国年史,把这一年各国发生的大事,记载在一起。
      然后把编撰出来的简略版本给大家看,一方面是让大家以史为鉴,这也是史家的目的。
      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传于后世,史家很重视这些,也很在意后人的评价看法。
      为此,他们每隔几年还要进行一次修史,反正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清闲,这也是为何江夫子在和厉夏讲道理的时候,可以随口说出很多案例来警醒厉夏。
      最多的还是武国史,因为像炎国这样的小国,以前没有史家,记载的都非常的简单,只有武国相对比较完善,传遍于周围诸国。
      现在江夫子这个史家人成了炎国的相国,再如此随便的话,丢的可是他的脸,所以他是尽可能的正规。
      其实这对于炎国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这可以传播炎国的声望,让更多人认识到炎国的存在。
      知道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投靠过来的人才也就多了,也算是一种招揽人才的手段吧。
      即使很头疼,厉夏还是看完了,美化了一小部分,简略了一部分,其他的几乎没变。喜欢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请大家收藏:

第506章 史的繁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