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8章 战前的宁静[1/2页]

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 一缕烟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宣武三年,秋,申月十八日。
      随着第十五军的抵达,意味着唐军完成了对眉州城的包围。
      当天晚上,徐大牛在帅帐内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
      会议上,他对唐军这段时间的作战成果表示了肯定,并且指出了其中的许多不足之处。
      接着,关于如何攻克眉州城的问题,众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有人认为,可以声东击西,在东门大造声势,吸引西周军的注意力,然后主力悄悄转移到南门,趁着西周军被抽调走的时机,猛攻南门,一举攻入城内。
      有人认为,可以在大军攻城的时候,某一面城门的进攻部队佯装败退,吸引西周军出城,然后集中两个军的兵力在城外设伏,围歼这一支军队,随后,大军携胜利之势,猛攻城门,定能攻入城内。
      还有人认为,可以在大军四面攻城之际,偷偷的挖掘地道,待地道挖通之时,派出一支精兵进入城内,然后里应外合,一举破城。
      徐大牛静静地听着众将的建议,时而微微点头,时而皱眉沉思。
      待众人说完后,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诸将,平静的说道:“你们所言皆有道理。但,眉州城附近,两国一共集结了十多万的大军。”
      “这十几万大军围绕着眉州城一字展开,任何大规模的调动都会被对方察觉。若是佯攻东门而转攻南门,敌军必然知晓我们意图;设伏诱敌,对方也不会轻易上当;挖掘地道虽隐蔽性强些,但工程浩大且容易被发现。”
      徐大牛声音沉稳有力,众将听闻,纷纷低头沉思。
      徐大牛踱步片刻后,说道:“所以,本总管决定,三日之后,强攻眉州城。在此期间,暂停对眉州城的进攻,全军进行休整。”
      “遵命!”众将纷纷抱拳领命。
      接下的三日,眉州城陷入了难得的平静。
      这三天时间,唐军全部缩回了军营,只要西周军不出城,唐军就不会理会。
      战争的硝烟虽然暂时平息,但眉州城的气氛却变得更加浓重,犹如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压抑的气氛让人感到十分难受。
      城墙上,刘仁泰望着城外巡逻的唐军,眉头紧皱,脸色凝重的说道:“风雨欲来啊!”
      一旁杨监军则是没有感受到这种大战前的紧张气氛,反而因为唐军停止攻城而感到轻松。
      他望着城外数量稀少的唐军巡逻队,说道:“刘大人,现在城外唐军稀少,咱们正好可以夺回高台县。”
      对于高台县失守这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
      因为,高台县失守,意味着眉州城与锦官城的联系被切断了。
      如此一来,朝廷对眉州城的掌控也就减弱了。
      没有了朝廷的支持,他的权力大大降低。
      这段时间,他已经感觉到这群丘八,对他越来越没有之前恭敬了。
      所以,他无比迫切的想要夺回高台县,恢复与朝廷的联系。
      如此一来,他又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监军大人。
      至于出兵会不会对眉州城防务造成影响,他丝毫不担心。
      因为,眉州城内,可是有五六万大军呢。
      就凭城外那六七万的唐军,怎么可能攻破眉州城。
      对于杨监军的话语,刘仁泰摇了摇头,说道:“监军大人,唐军随时都会发起进攻,此时不宜分兵出城。而且,这一次唐军不会像之前一样,小打小闹了。”
      “本帅有预感,徐大牛应该是要发起最后的总攻。这个时候,城内的每一份兵力都非常宝贵。”
      杨监军闻言,却不为所动。
      他认为刘仁泰是想独揽军权,故意夸大了危险,其目的就是想让他打消夺回高台县的念头。
      哼!他对皇帝可是忠心耿耿,岂会让刘仁泰独掌军权,以此做大。
      于是,他开口说道:“刘大人,莫要夸大其

第518章 战前的宁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