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试。不过需派忠诚可靠的人前往洽谈,以防有变。并且,羗兵的人数不能超过一万。”
      王审征起身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此策太过于凶险,还望陛下三思。”
      他说道:“西面的高原,气候恶劣,每隔几年,都会有羌族翻越雪山,袭击我朝西境。如今,近万名的羗兵来到更加繁荣的川中之地,怎么可能收住自己的贪欲。一旦羗兵暴动,必是后患无穷。”
      “微臣认为,哪怕掏空国库,在武装两万大军,也比引羗兵入境更妥当。”
      元文权衡利弊后,说道:“既然如此,羗兵的数量减半,召集五千羗兵就足够了。如果真的出现羗兵失控,五千的羗兵也好镇压。”
      “此外,征召的五万大军,遴选出一万人,按照正规军的标准进行武装。事后,与羗兵一同南下,起到监督的作用。”
      “陛下圣明!”众大臣赞道。
      元文说完,看向范仁炯:“范爱卿,与羌族洽谈的事宜,就交给你了,务必谨慎周全。”
      “遵旨!”范仁炯领命。
      随后,元文继续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的想法?”
      在场的大臣听到这话,内心开始活跃起来:陛下此言,难道是准备投降?
      随即就否定了。
      元文已经登基称帝,无论是投降东面的唐国,还是北边的魏国,都难以善终。
      元文既然能够立国,肯定也是明白这点的。
      所以,不可能是投降。
      难道是议和?
      只是,唐军这一次西征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一统南方。
      西周占据着大片蜀地,苏宇怎么可能放弃。
      不过,既然元文如此发问,有的官员就往这方面想了。
      至于逃亡,在座的众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
      因为,西周的东、南、北三面皆是唐、魏两国的领土。
      逃到北边的魏国,与投降魏国有什么区别。
      不可能的。
      至于西面,更不可能了。
      西面是连绵的雪山,环境恶劣,当地羌族都很难在此生存。
      当地土着尚且如此,他们逃往西面,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他们直接忽略了往西逃跑的情况。
      片刻后,礼部尚书起身说道:“陛下,微臣认为,我朝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唐国,商讨议和之事。只要咱们拿出诚意,唐军定会退兵。”
      元文闻言,微微一愣,接着不善的问道:“拿出何种诚意啊?”
      礼部尚书见状,知道揣摩错了圣意,不过眼下只能硬着头皮回道:“回陛下,可以许诺岁币,或者割让部分的领土。”
      “哼!”元文冷哼一声,“唐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拿下我大周的领土。所以,断无议和的可能。此事不用再议了。至少,在击退唐军进攻之前,不要在提议和之事。”
      “遵旨!”众人急忙应道。
      之后,元文又询问了几位大臣,回答都是关于如何对战唐军的建议,就是没有人提西迁。
      见此,他只能选择了与唐军对抗。
      下达完作战命令后,他就离开了御书房。喜欢为了活下去,只好窃国请大家收藏:

第510章 西周决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