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掌握命运。”
      “庄图南你没有时间矫情了,下学期我会跳级,你再矫情下去,或许连我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说完,秦浩骑上自行车扬长而去。
      庄图南望着秦浩的背影,挣扎着爬了起来,艰难扶起自行车跟上秦浩的步伐。
      临近春节,黄玲的脸上堆满了笑容,除了快要过年带来的喜悦之外,庄图南终于恢复了正常,虽然这次期末成绩不理想,但只要孩子没有早恋,她就放心了。
      同样高兴的还有宋莹,作为1980年的春节福利,国营商店敞开了猪肉供应,无需肉票就可以随意购买猪肉,当然,这样的福利也仅仅只有像北京、上海、苏州这样的大城市才有。
      除夕这天,宋莹直接买了五斤五花肉,做了一大盆梅干菜扣肉,黄玲就没那么奢侈了,只能买些瘦肉裹上面糊,炸小酥肉吃,刚出锅的小酥肉,香气四溢,满园飘香。
      也就是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肉,要不然街坊四邻都得被馋哭。
      另外黄玲还单独买了两斤排骨,做了满满一盘糖醋排骨端给秦浩。
      宋莹赶紧让秦浩端上满满一盘梅菜扣肉送到庄家,看着餐桌上几道硬菜,庄超英感慨不已。
      “这要是放在我小时候,这一块肉都够做一桌菜了。”
      由于猪肉供应敞开供应,宋莹跟黄玲一商量,这么好的机会不常有,干脆把家里的钱都拿了出来,全都买了肉,不过这次没有放进冰箱冷藏,而是用来灌香肠。
      灌好的香肠挂在厨房的房梁上熏起来,来年随便取下来一截就能做一道菜,秦浩也不禁为两位妇女同志的机智而折服。
      果然永远不要小看人民群众的智慧。
      不过很快黄玲跟宋莹就后悔了,春节刚过完,改革的春风就吹满了苏州大地,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又自古是鱼米之乡,苏州人在吃上也是很讲究的,诞生了不少百年老字号。
      此前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字号都只能关门歇业,时隔多年,又突然悄无声息地重新开张了。
      陆稿荐的酱汁肉、黄天源的糕团、采芝斋的糖果,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把钱都拿去买肉了。”宋莹眼馋得不行。
      她都这样就更别提孩子们了,林栋哲趴在柜台前,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怎么拉都不走。
      “来四份糕团。”
      店员对秦浩的话置若罔闻,而是看向宋莹,毕竟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兜里能有几个钱,还是得看家长的意愿。
      “浩子,要不咱们还是先不买了吧……”
      秦浩冲宋莹笑了笑,从兜里掏出一张大团结来:“宋阿姨您忘了,我还有省体育局发的奖金呢。”
      宋莹眼看店员已经开始打包,糕团的香气也着实迷人,索性就不挣扎了。
      回去的路上,宋莹捧着糕团吃得满脸陶醉:“这黄天源百年老店做出来的糕团味道就是不一样。”
      林武峰也没有扫兴,接过来直接咬了一大口:“确实不错。”
      “嗯,好吃,太好吃了。”林栋哲吃得舌头都不利索了。
      秦浩暗自好笑,林栋哲现在这肥头大耳的模样,很难想象后来他是怎么华丽变身“棉纺厂舞王”的。
      一行四人慢悠悠走在观前街上,这里已经是苏州最热闹的商业街,路边有不少来摆摊的个体商贩,平时这些人摆摊的时候时刻警惕地盯着四周,看到带红箍的人立马打包撒丫子跑。
      也只有在春节期间,才敢这么大张旗鼓的聚集在一起。
      刚走了没多远,就听有人喊:“林工。”
      林武峰脚步一顿顺着声音看过去:“一鸣啊,这大年初五就出来摆摊,够勤快的啊。”
      李一鸣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这也没个工作,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出来摆摊不管能赚多少,总归是有个事情做。”
      “嗯,大财靠命,小财靠勤,好好干。”林武峰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宋莹好奇的问:“对了,你那个表叔呢?他怎么没跟你一起?”
      李一鸣压低声音道:“他不是在压缩机厂当零时工嘛,要是让人知道他在外面摆摊,转正可能就悬了,所以过年这段时间就没来摆摊。”
      聊了一会儿,就在秦浩一行准备离开时,李一鸣忽然叫住林武峰,还悄悄塞给他一块手表。
      “一鸣你这是做什么……”
      李一鸣诚恳的道:“林工之前我跟表叔从上海进货回来被抓到,要不是您替我们求情,还不知道会怎么样,这块手表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我跟表叔的一点心意,您千万别推辞。”
      说着又把手表硬塞给了林武峰。
      林武峰担心在大街上继续拉扯下去更显眼,也只能先收起来,一行人跟李一鸣告别后,继续逛街。
      回到小院后,林武峰有些感慨的道:“现在看来这风气确实是变了啊。”

第33章 风气变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