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83章 马蹄踏处,即为大唐![2/2页]

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有人答道。
     “他娘的,我们设伏还死了八千人啊?”
     田神玉露出蛋疼的表情。
     一名偏将叹息道:“没办法,将士们总是呼吸急促,运动太剧烈了就喘不动气,需要停下来缓缓,这就给了吐蕃人还手的机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TXT下载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
   李光弼伸手拍了拍田神玉的肩膀:“这已经很不错了,吐蕃人的阵地战能力远在突厥人之上。
     在成都平原,我们勉强能够打出一比二的战损比。
     进入高原地区之后,乞力徐且战且退,与我军连战数场,双方的战损比变成了一比一。
     乞力徐据守嘎达的险要,我军冲了好几次,阵亡五千,只杀了两千吐蕃人,战损比已经变成了二比一还要多。
     如果不是乞力徐杀出来送人头,咱们想要突破嘎达岭这座险山,不死个两三万人根本无法突破。
     而现在仅用了八千人就突破了嘎达岭,还歼灭了两万吐蕃军队,这可是一场大胜仗。”
     众人纷纷附和:“节帅言之有理。”
     一名幕僚铺开纸,提笔书写奏折:“属下这就修书报捷,告诉朝廷我军在嘎达岭大捷,歼敌两万。”
     田神玉摩挲着下巴道:“写三万,这样可以让弟兄们多捞点功绩。”
     李光弼沉默不语,好似没有听到田神玉和幕僚的对话。
     幕僚笑着点头:“好好好,就按照副帅所言起草,嘎达岭一战,歼敌三万,乞力徐率两万人仓惶逃命。”
     一名武将叹息道:“可惜吐蕃人被吓破了胆,把粮食辎重都扔了,跑的太快,咱们实在追不上了。”
     李光弼抚须笑道:“放心吧,乞力徐绝对不会逃回逻些,他会在沿途设伏,不用我们追,他就会在路上等着我们。”
     “为何?”副将露出不解的眼神。
     “逻些相对平坦,吐蕃人肯定更想利用险要伏击我们。”
     李光弼自负的做出推断,“我们已经深入敌境八百里,是时候改变战术了,既然追不上吐蕃人,那我们就让吐蕃人等我们。”
     军议完毕,李光弼下令就地扎营,休整一夜,明天再继续向西进军。
     夜色寂寥,天空繁星满天,一颗颗晶莹璀璨,仿佛触手可及。
     八万唐军在相对平坦的山坡上扎下营寨,除了巡弋的游骑兵保持警惕之外,疲惫的将士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经过这场惨败,想来乞力徐被吓破了胆,定然不敢再主动来送人头了。
     次日天亮,李光弼命人把杨洄押解到面前,沉声问道:“杨驸马,现在有个将功赎罪的机会,你想不想把握?”
     杨洄马上明白了李光弼的意思,激动的道:“逻些城我熟,我熟悉,我愿意充当向导,为你们引路。”
     李光弼郑重的拍了拍杨洄的肩膀:“但我提醒驸马一句,你可别耍什么花招,更不要想逃跑,我手下神箭手的箭法绝对能够做到百步穿杨!”
     “不敢、不敢,绝对不敢!”
     杨洄连连摆手。
     随后,李光弼下令将杨洄的枷锁打开,派了数名精干的士卒严密监控,让他随军同行。
     在杨洄的引导下,唐军果然能够更加轻松的找到最近的路径。
     八万唐军列队向西,穿过一座座崇山峻岭,迎风招展的旌旗在山风中猎猎作响,绵延了十余里路程。
     李光弼策马徐行,手中马鞭向西一指,高声鼓舞士气。
     “前方要塞马尔康,可能就是乞力徐的落脚之处,突破了此处,我们距离逻些城就更近了一步,将士们加油啊!”
     “逻些城在等着我们,布达拉宫在等着我们,把我们的足迹踏进去,征服它,你们将会成为汉人的英雄!”
     八万唐军唱着雄壮的军歌,用此起彼伏的喊声回应主帅的鼓舞。
     “踏破逻些城,踏平布达拉!”
     “马蹄踏处,即为大唐!”
    喜欢。
  

第783章 马蹄踏处,即为大唐![2/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