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0章 朕赦尔等无罪![2/2页]

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李泌谦虚的一笑,做了个请上马的手势,“从营门到帅帐有三四里路,请两位上马随我入营。”
     “多谢李尚书!”
     来曜与辛云京齐声道谢,各自上马跟着李泌进了这座绵延不绝的大营。
     不消片刻功夫,三人来到帅帐前驻马,由李泌在前带路,来曜与辛云京随后,一起进了帅帐。
     看到身穿龙袍的李泌居中端坐,不等李泌开口介绍,来曜就与辛云京双双跪倒在地,叩首请罪。
     “大唐皇帝在上,请受罪臣来曜(辛云京)一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然后,由来曜说了一大堆认罪的话,譬如臣愚昧无知,被武氏母子蒙骗,以至于助纣为虐,与朝廷为敌,请圣人宽宏大量,饶恕罪臣之类的云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辛云京跟在后面不说话,只是一个劲的磕头。
     反正他现在跟来曜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来曜要被砍头他的性命也保不住,来曜获得赦免,也就不会单独杀了他,没必要抢他的台词。
     “被武氏蒙骗的人不在少数,你们能够迷途知返,说明还有救。朕就赦免你们的无知之罪,还望你们往后戴罪立功,报效朝廷!”
     李瑛轻描淡写的原谅了他们。
     来曜虽然本事一般,但他的儿子来瑱是个将才,在历史上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立下了卓越的战功,被唐肃宗李亨册封为颍国公。
     因为作战勇猛,常常身先士卒的冲锋在前,来瑱在军中获得了一个“来嚼铁”的绰号,堪称勇冠三军。
     现在安史叛军如火如荼,西面的吐蕃人大举入侵,李瑛正是用人之际,也犯不着弄死这爷俩。
     辛云京在历史上的成就更加辉煌,他不仅在安史之乱中立下大功,被唐代宗李豫任命为太原尹,更是被册封为“金城郡王”,成为安史之乱中因军功升王的武将之一。
     说起安史之乱时期大唐朝廷册封的郡王,足足有十几位,李亨、李豫父子为了收买人心,简直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稍微有点功劳的动辄就册封国公,甚至晋升为郡王。
     且不说功勋卓着的郭子仪被册封为汾阳郡王、李光弼被册封为临淮郡王实至名归,其他诸王之中也就仆固怀恩的功劳配得上王爵。
     除了辛云京之外,其他被封王的武将还有定边郡王郝廷玉、临川郡王李国臣、昌化郡王白孝德、南阳郡王白元光、静戎郡王陈利贞、上谷郡王候仲庄、平原郡王柏良器等……
     这一个个无名之辈,让大唐帝国的郡王含金量荡然无存,几乎和太平天国时期的王爵有的一拼,也成为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唐代宗李豫往后,武将们但凡立下点功劳,就会向朝廷讨要王爵。
     那些个无名之辈都能封王,老子为何不能封王?
     不给是吧,那老子就拥兵自重,不搭理你朝廷这根葱!
     由此开始,藩镇割据加剧,朝廷的权威每况愈下,直到最后被宦官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平定安史之乱后,辛云京又联合宦官骆奉先,逼反了另外一位因功晋升为大宁郡王的仆固怀恩,并联合郭子仪将之平定,最终入阁拜相,被擢升为尚书左仆射、加中书门下平章事。
     虽然李瑛不太喜欢性格阴险的辛云京,但不可否认他是个人才,为了对付安禄山,只好暂时起用他为朝廷效力。
     毕竟安禄山手底下猛将一大堆,光靠王忠嗣、仆固怀恩、杜希望等人平叛有点不太够用,李瑛还需要整合洛阳朝廷的军事力量。
     “都起来吧!”李瑛和颜悦色的说道。
     “多谢圣人宽宏大量,臣定当誓死相报!”
     来曜和辛云京一起磕头,“臣等定当为圣人赴汤蹈火,马革裹尸!”
     李瑛笑道:“赴汤蹈火倒是不用,有劳来将军给你的儿子来瑱修书一封,让他打开城门弃暗投明。”
     来曜叩首领命:“臣定当劝降犬子,让他开门迎接大军入城!”
     傍晚时分,来曜策马围着郑县城墙转了一圈,看到自己昔日的部下,当即把密信绑在箭杆上射上城墙。
     “告诉我儿来瑱,就说老子已经投降了长安朝廷,让他看信之后见机行事!”
     来曜的部下不敢怠慢,立即拿着书信找到来瑱呈上:“大将军有密信送到,请将军过目。”
     来瑱看完之后一言不发,摇头叹息一声:“大势已去啊,我来瑱别无选择了……”
    喜欢。
  

第670章 朕赦尔等无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