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06章 看老子的手段[1/2页]

盛唐华章 青铜剑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隆基每年都要来洛阳度一次假,甚至在开元十三年到十五年之间曾经携带满朝文武来到洛阳理政,因此对于洛阳这座陪都一点都不陌生。
      回到洛阳宫之后,李隆基马上举行早朝。
      他已经一年的时间没有坐在龙椅上,已经一年没有主宰天下,这让李隆基迫不及待的想要重温皇帝的滋味……
      贞观殿是洛阳宫的主殿,李治、武则天在位时期都是在此举行早朝,李隆基在洛阳理政时期亦是在贞观殿举行早朝。
      重新坐在昔日的龙椅上,李隆基不由得感慨万千,恍如隔世……
      “我要打败二郎,重新夺回权力!”
      “只要朕一日不死,大唐的天子只能是我李隆基!”
      李隆基在龙椅上正襟端坐,心中暗自发誓。
      武灵筠坐在一旁,望着昔日的丈夫,揣测着他内心此刻的想法?
      “恭迎圣人抵京,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林甫手举笏板,率领满朝文武俯身作揖,高呼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李隆基努力露出霸气的笑容,抬手招呼满朝文武平身。
      待众人各自按部就班的分列两旁之后,礼部尚书王琚站出来请示道:“臣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琚有本启奏!”
      “老家伙混上宰相的位子了?”
      李隆基在心里嘀咕一声,脸上却是露出一抹和蔼的笑容:“王卿奏来。”
      王琚捧着笏板道:“陛下已经阔别帝位将近一年,是否应该举行登基典礼?”
      “不需要!”
      李隆基瞬间找到了昔日的一言九鼎的感觉,双手抚在龙椅的扶手上,高声说道。
      “李瑛趁着苏庆节兵变的机会,派颜杲卿将朕劫持到灵州,强行逼迫朕召集各州刺史宣布禅位,他这是谋逆,他是逆贼!
      他的称帝是僭越,是造反,朕一直都是大唐的皇帝,从来不是太上皇!
      朕既然从来没有退位,又何必举行登基典礼?
      立即昭告各镇节度使、各州刺史、各方都护,朕李隆基已经到了洛阳,命各路兵马前来东京勤王,共讨逆贼李瑛!”
      听了李隆基铿锵有力的话语,满朝文武齐齐举着笏板领命:“陛下圣明!”
      整齐嘹亮的声音在贞观殿回荡,听起来颇有气势。
      许多被武氏母子提拔的官员都是初次见到李隆基,很快就被他的帝王气度折服。
      到底是做了三十年的皇帝,言谈举止间霸气侧漏,远非李琦这种弱冠的少年能够相比。
      坐在李隆基的身边,就连昔日独揽大权的武太后也变得黯然失色,完全成了陪衬,甚至不敢插嘴。
      在王琚、徐峤、裴敦复等人的心里,也把李隆基当成了救世主,指望着他带领洛阳朝廷绝地翻盘,打败李瑛。
      他们已经不在乎李琦还能不能当皇帝,甚至武灵筠这个皇后还有没有权力,只想让自己避免被诛三族。
      相比之下,无疑李隆基的能力超出武氏母子太多、太多,跟着这样的皇帝混,突然就让他们有了底气……
      李隆基清了清嗓子,正色问道:“目前朝廷有宰相几人?”
      李林甫道:“共有六人,臣任中书令、裴敦复任侍中,另有雍王杨洄担任尚书令,礼部尚书王琚、御史大夫裴巨卿、河南牧裴元礼三人皆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隆基心中冷哼一声:杨洄、裴元礼这些靠裙带关系上来的小人,何德何能身居高位?重用这些人,武氏焉能不败?
      “诸位,朕在长安的时候听说杨洄、李林甫与吐蕃签订了协议,割剑南、陇右、河西、朔方等地给吐蕃,此举惹得天怒人怨,骂声一片……”
      李隆基双手撑在桌案上,语速平稳的说道。
      李林甫急忙举着笏板为自己辩解:“陛下明鉴,此协议乃是杨洄自己签的,臣一直待在长安从未离开,这厮故意抹黑老臣!”
      李隆基还得指望李林甫支持自己,和颜悦色的道:“朕在长安的时候就心知肚明,右相公忠体国,以大局为重,自然不会签下这样的盟约。”
      旁边的武灵筠急忙解释:“陛下请听臣妾解释,夏天的时候叛军攻打甚急,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只能向吐蕃求救,因此派了杨洄出使。
      当然,杨洄签的协议确实有卖国之嫌,但想必是吐蕃人趁火打劫,他被逼的没办法才被答应的……”
      李隆基道:“朕知道杨洄是奉命出使,但他已

第606章 看老子的手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