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刘伯温眉头紧锁,低下头陷入了沉思,没有多说一句话。
      ......
      “伯温,今天对于父皇的话,有什么看法?”
      朱标带着刘伯温巡查扬州,面带微笑,小声问道。
      “启禀太子殿下,陛下哪句话?”
      刘伯温内心一突,哭笑不得,拱手道。
      “装聋作哑,你最在行。”
      “封地的事情。”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道。
      “太子殿下,陛下的意思,微臣不敢揣测。”
      “而且,陛下也没有说过要封王,微臣更是不能够胡乱言语了。”
      刘伯温心头一紧,拱手道。
      “是啊!”
      “没有正式下达圣旨,但是,已经开始有想法了。”
      “一旦有了想法,就像是一颗种子,很快,就会生根发芽。”
      朱标点了点头,轻蔑一笑,摇着头往前走去。
      “唉,希望不要发生吧!”
      “历朝历代,封王最后的结果,可从来没有好过。”
      “治国应以安民为先,这封王,实在是不可取啊!”
      刘伯温摇了摇头,在内心长叹了一口气,跟了上去。
      ......
      “标儿,这段时间,咱想了很多。”
      “骄兵悍将的问题解决了。”
      “但是整个大明王朝破败不堪,在这片废墟之上建立一个鼎盛的盛世,真是难上加难。”
      “你觉得,应该如何才能够快速让百姓恢复以往的安定呢?”
      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看向朱标问道。
      来到扬州之后,见到了满地骸骨,也见到了无数百姓正在加班加点的重建家园。
      这是生的希望,也让他看见了当年尸骸万里,了无人烟的景象。
      他想要快速的恢复百姓的安定生活,想要让无数百姓都吃上饭,过上好日子。
      可他很迷茫,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真的很迷茫。
      现在的他,也只是看见了扬州,可还有其他地方,可能有更多的地方没有开始重建,饥民遍地,让他也有些无可奈何。
      “爹,治国之道,在于民。”
      “想要国家安定,首先就要治民。”
      “治民就需要安民。”
      “民安,则天下安。”
      “父皇应该继续轻徭薄赋,于民养息。”
      “不出三年,整个大明王朝,就会变成欣欣向荣的王朝。”
      “并且派遣锦衣卫进入各地巡查,看看是否有哪些地方百姓穷苦,满地疮痍。”
      “监察百官,查到贪官污吏,即刻上报。”
      “儿臣也已经大概拟定好了官员的俸禄,还未来得及呈递给您。”
      朱标看向朱元璋,拱手一拜。
      他知道,官员贪污,更多的是因为俸禄太低的缘故。
      这俸禄过低,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是不够使用的,谁当了大官,还会过着平穷清苦的生活。
      没有一个人会这么想,也不会有人这么做。
      这是所有人心知肚明的,何人会去为官,就是那些喜欢争权夺利之人,方可为官。
      朝堂之上,派系横立,官官相护,屡见不鲜。
      这一切,朱标都知道,但是他也知道,这很难解决。
      哪怕拥有网络,都没办法彻底杜绝,更别说现在的古代。
      想要知道他家中有没有余粮,有没有贪污,都需要一一查办,并且前往家中搜查。喜欢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请大家收藏:

第130章 治国之道,在于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