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河庄众人没经历过山贼,石罗锅这样的长者一没,他们心里没底罢了。
      急匆匆将絮儿叫过来,不过是想要求一个心安。
      说到底,他们宁愿稀里糊涂相信两个年少男女,也不愿自己面对这些生死难关。
      一夜半睡半醒,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十几口人等在日常聚集的空地。
      北边棚屋有人早起去茅房,出门一看被这个阵仗惊得差点尿裤子。
      “喔呦~做甚做甚做甚啊你们?!”
      汉子骂骂咧咧猫腰捂裆离开,棚屋里陆续钻出不少人来。孟长义和唐越冬双眼熬得发红,出门见张大嘴等人眼神关切,不免觉得心中柔软。
      新鲜的小米在锅里翻花,灶房里挤着五个人,却安静得只剩下做饭声响。
      絮儿与小枣配合舂米,朝大锅瞥过去一眼,无奈叹了口气。
      “细细,撤火,扑锅了呀!”
      “啊?哎呀!我还当没开锅呢!”
      锅盖一圈止不住的米汤泡泡,细细手忙脚乱向外撤柴火,耿秋和巧织泼凉水。
      木柴滋滋作响,一阵炭香里,细细用木勺搅动粥锅。然而热气势不可挡,米粒成军前赴后继,好不容易制服一锅暴徒,场面有些惨不忍睹。
      几人浑身是汗,寒冬酷暑做饭都是辛苦活儿。
      细细垂手站在一边等着巧织发脾气,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用视线追随巧织忙碌的身影。
      被盯着看的小厨娘哪里有空照顾金细细的心情哦!每次有人来灶房帮忙,总要给她留下点烂摊子收拾。若不是俩人实在忙不过来,她恨不得谁也别来沾边。
      擦干净灶台,又小心将乱七八糟的米粒收拾进大锅,巧织这才放心去做菜。
      眼看村里的几口咸菜缸存货不多,巧织只能烧些热菜给大家吃。天大的事自有人做主,她只需要管好自己的锅灶便是。
      现舂的米自然赶不上大家吃的速度,好在他们自己习惯分成两三批等着。得益于军中餐食有序,絮儿也好,巧织也罢,都省去不少麻烦。
      有人过来接替絮儿和小枣,细细被巧织“请”出灶房。
      那些个半成手庄稼汉,得知要去攻打山贼老巢后,身上重现肃杀之气。
      不等一顿粥喝完,絮儿发现他们很有意思。
      陈忘山与人互诉衷肠,被顾云剜了一眼又一眼;张大嘴跪地上正与刘奔结拜呢;曹三德心态好得很,回村最关心的不是田地粮食,竟然偷偷观察钱有和金细细的进展。
      毛雀闹到孟长义面前,还是坚持要与他们一起出山。
      小小的村子,百人百态。
      絮儿一个人慢慢走着,停在晒干菜的架子附近找地方坐下。
      昨夜她并未睡着,心里一团乱麻。回想昨日在溪边,他说世上没有万全法。战场之上厮杀,敢于面对敌人刀枪的人,反而有更大几率存活下来。
      山贼夹在关屯与平安镇中间,躲得了一季,撑不住一年。村中的盐、布、药、物,大大小小需要去集镇甚至县城才能交换。
      根据唐越冬他们带回来的消息,孟长义认真算过,他有八成把握取胜。再说关屯原本就是戍边兵驻地,她猜得到孟长义的决定,先他一步说出口,连个台阶都算不上。
      她总是因自己不够强大,以所有本事尽量规避危险和困难。孟长义同她一样看不清前路,却总是能机敏地做出应对。
      絮儿不禁反省自己,难道是因为住进山里,所以自己放松了,麻木啦,优柔寡断了?
第140章 朦胧有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