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成亲?
      赵策英脑中浮现出一个少女明媚灿烂的笑容,脸上有些发热。
      他喝了一口茶,把心底的燥热压下去。
      “母亲,孩儿还小。成亲一事,过上几年再议吧!”
      赵策英心里有些乱糟糟的,一会儿想到盛家四姑娘的如花笑靥,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心思龌蹉。
      人家还没及笄,自己怎么就想那么长远?
      况且,况且盛家是文官,是清流。
      且听闻盛?前些日子献上了一张名叫“水泥”的方子。
      那可是利国利民的好物,无论是修路还是修建城墙,都是极好的。
      盛?也因此升了官,从六品直接升到了五品。
      因着水泥,盛?名声大噪。
      他护送盛家四姑娘时,四姑娘说是为了回宥阳改族谱,将自己记在嫡母名下,这才出现在荒郊野岭。
      盛四姑娘是声名显赫的五品文官嫡女。
      而自己却是五品散官武将之子。
      宋朝重文轻武,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宗室子,但也只是说出去好听罢了。
      不然父亲也不会被打发到禹州这么个小地方担任虚职,过的连五品京官都不如。
      若盛?再升官,升到四品、三品、乃至二品……那……
      赵策英突然有些惆怅。
      “这话就不对了。”
      沈氏满是不赞同:“先成家后立业,你便是不愿成亲,也该先定下一门亲事才对。”
      她叹了口气,有些惆怅:“只可惜咱们是在禹州,若是能在汴京,为娘定为你挑个最好的姑娘。”
      赵策英只觉得他娘想的太多。
      “母亲,便是在汴京,咱们家也不够看的。”
      沈氏不悦的拍了他一下:“瞎说,你可是赵氏子弟,太宗一脉,家世哪里差了?”
      赵策英也没再跟她继续辩驳。
      他知道,在母亲眼中,自己一向是最好的。
      可太宗一脉又如何?如今官家是真宗一脉。
      他们这个宗室子的身份,多年来一直为朝廷所顾忌。
      若非靠着父亲谨小慎微的性子,也不会有如今的安稳日子。
      真求娶个显赫人家,怕是汴京那边都不答应。
      “母亲,婚事且过上几年再提,孩儿没这个心思。”
      说罢,赵策英直接脚底抹油的溜了。
      徒留下沈氏无奈的直叹气。
      可她知道自己这个孩子最是有主见,认定的事情谁都奈何不得。
      看来议亲这事也只能作罢了。
      前些日子她看中的那家姑娘,还是算了。
      否则以英哥儿的脾气,便是自己真的不顾他的意见和对方议亲,英哥儿也会把这事?枭⒉豢伞
      赵策英跑到练武场,胡乱练了一通,直到体力不支才停了下来。
      他从怀里又掏出那个瓷瓶,举到眼前看了又看。
      这看的哪里是瓷瓶,分明是盛四姑娘。
      遇到盛四姑娘之前,他从未见过有这么鲜活聪慧的女子。
      第一次见到她时,自己只觉得是个机敏聪慧的小姑娘。
      行事落落大方,谈吐举止不卑不亢,心细如发又处事周到,这是他在禹州从未见过的。
  &

第273章 赵策英的心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