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按我的眼力和非同一般的观察能力,我只花了一个小时,就对现场176件古董进行了鉴定。
      这一圈鉴定下来,不禁让我有些小吃惊。
      竟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古董是赝品。
      无论是多大的收藏家,除非他有黄金眼或者金手指,否则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打眼的东西。
      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会悄悄毁了,或者像柯红兵一样,看的开,专门拿出来搞个展览。
      一般有些眼力的藏家,拿出来展出或者拍卖的藏品,中间有一到两成的赝品,也属于正常。
      但是达到三分之一,就有些吓人了。
      要么是藏家眼力着实有限。
      要么是这里面掺了水。
      拍卖会掺水,这在私下的古董拍卖中是很常见的事情。
      甚至是公开的大拍卖公司进行公开拍卖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些国际知名拍卖行,其拍品中有至少百分之十是赝品。
      而国内大行,则高达百分之二十。
      而区域拍卖行,就更是百分之三十往上了。
      这可不是我乱说,是有据可查的。
      这是有人专门统计过,并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上的。
      而这些拍卖行如此高的赝品率,谁知道他是无心的,还是有意的呢?
      所以,拍卖会上出现掺水的事,很正常。
      作为职业的古董商,大家都心知肚明。
      甚至于,藏古界里还有专门的人干这种掺水的拍卖会。
      就是想着利用拍卖会的形式,将赝品卖给那些眼力不济的人。
      毕竟,古董交易特殊,和银行一样,离柜概不负责。
      甚至古董交易比银行还牛叉。
      银行离柜后还有偶尔打赢官司的,但古董买错了,真没地方打官司。
      因为古董交易,一切输赢,均靠买家眼力。
      没人跟你保证古董的真赝。
      而今天的拍品里竟然有三分之一的赝品,至于说是卖家的眼力有问题,还是掺水了。
      很难说。
      为什么?
      因为这些赝品,都是中仿起跳,没有一件是一眼假的东西。
      大部分还都是高仿货,甚至有几件精品。
      所以,如果说卖家眼力不济,收到了这许多赝品,也能解释的通。
      但是,我宁愿相信是掺水了。
      我觉得在场的所有古董商也都是和我一个想法。
      肯定是故意掺水的。
      不过,是不是故意掺水并不重要。
      因为没人强迫你去买,也没人给你任何保证。
      一切,看自己的眼力报价投标。
      所以,回头想一想,为什么今天的拍卖会,这些拍品都不设底价了。
      真东西,对于藏家来说,他不一定会要,毕竟每个人还都有收藏区间和爱好。
      但是对于古董商来说,只要东西真,就没有不要的。
      可那三分之一的赝品,真真假假,很多人能看出来,自然也有人看不出来。
      或者看的不清不楚,不太确定。
      如果,所有拍品都设了底价。
      那这些赝品,流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而不设底价,很多东西看不确定的话,也许会有人赌一把,出一个较低的价格看能不能拿下。
      但是价格再低,相对赝品,那也是有的赚。
      毕竟,说是没底价,但是投标起价是一万。
      这一万,其实不就是底价了。喜欢本想做个假古董,却成了鉴宝大师请大家收藏:

第97章 掺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