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们会庆幸今天的决定的,我们老两口就吃好喝好,身体养好,尽可能的不给你们添麻烦,多多给两个孙子打理好你大姐那边的关系,至于他们以后能沾光多少这个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老哥带着东哥几人在县城置办一堆物资,赶回旮旯村以后,村里已经热闹了起来,沉寂了很多年的旮旯村,比过年还热闹。
      整个村子凡事农忙余下来的人都聚集在孙宁家老房子里,准备着喜宴,宰猪
      放血,灌血肠,杀猪菜,做豆腐,做土豆粉条,晾晒干白菜,打年糕。
      距离月底两个星期的时间,新房子张灯结彩,大红灯笼布置在整个新房子里,可是羡慕坏了村里人,张口闭口谈论的都是老孙家怎么怎么的。
      孙宁老爹开心的就没合过嘴,老爸老叔带着老一辈人,给祖坟重新修葺了一次,看着一片修缮过后的祖宗坟地。
      孙宁老爹感慨万千,似是有一些不真实
      的感觉,还记得几年不见回来的小儿子出主意改善家庭开始,家里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跪在一众祖宗面前,老爹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似是表达着什么。
      老叔最近也是每天晚上都给老姑一家人打电话沟通汇报,老叔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老姑一家和两个大侄子能回来参加二哥家两个孩子的婚礼。
      电话里谈起这个话题,电话那头就沉默了下来,似是在纠结。
      老姑说:我们肯定回去,不回去肯定不合适,毕竟老人都在,关系没有断,以后说不得孩子们还能得到一些帮助。
      当初孩子在我这边的时候一碗水确实没端平过,也没想过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么多年我们和二哥家关系处的确实一般。
      人家大富大富我们也没想过从亲戚层面捞一些好处,只能说未来孩子们有个过不去的坎坷,二哥家能伸手拉一把。
      就为了这个我们一家四口人,也得厚着脸皮回去参加婚礼,小宁从始至终都没有特殊对待我们二丫头,包括带她去京都,一碗水端平真心对待。
      老叔说:我这边也这样啊,家里老太太干的事,都是在关系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疤痕,小宁在家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来过家里,我也不好意思张嘴让来家里。
      现在二哥家当家做主的是小宁,其次是二嫂,其他人都靠边站,二嫂在小宁心中的地位很高,小宁从小到大拉扯长大多不容易,这孩子感恩的心很重。
      能为他姥姥花高昂的手术费就能知道,为了不让他老妈伤心,愿意付出的有多么大。
      说到这两边电话都沉默了下来,许久老姑父说:份子钱怎么说,咱们两家统一下?
      老叔说:将来还指望着二哥养鸡能拉扯我一把,毕竟还有一个闺女即将上大学。
      两个孩子结婚一人随一千吧,少了不好看,多了拿不出来。
      老姑父说:我们家三口人出两千,老大自己独立赚钱了,也该自己出一份怎么一人出五百吧。依照二哥家小宁的做事风格,这钱啊转个圈又得回来。
      老叔叹气一声说:那总比不行动的好,一会儿挂了电话我找大姐家聊聊,看看他们怎么看这个事。
      就这样老叔又找大姑一家聊聊这事,最后达成统一行动才作罢。
      大姑家两个孩子也不再扭捏,毕竟婶子家变相的给了自己家很大的好处,就光这养鸡场就值五千块钱。
      还不算带着家里两个老人一起养鸡,并解决售卖问题,于情于理都是得出面,肯定不能不声不响的了事。
 

第304章 筹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