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没有,剩下的要不来,我哥说不要了,其他的人还在要,但是找不到人在哪。”
      他们能要来一半已经不错了,剩下的一半不指望再要回来。
      谢茯靠着驴车:“如果只是手头紧,有点良心,有了钱把工钱结了,以后可以考虑再跟着这个老板做。”
      “看这个老板的样子,估计不是手头紧,只是单纯的不想结工钱,以后这样的人别再跟着做了。”
      在镇上做工,遇到准时结算工钱,不处处找麻烦,挑刺扣钱的老板,算是走了大运。
      大多数遇到的东家和老板,都会挑点毛病,扣一点钱。
      尤其是那些工价高的,吸引人过去,结算时找各种理由扣钱,到头来也拿不了多少。
      耿有正深有体会,这样的老板遇到的太多。
      “农忙时在家,我还和大哥商量,打算去别的镇子上瞧瞧,我哥和嫂子不让去,说哪里都一样。”
      而且他一个人出远门,家里人不放心。
      “你嫂子和你哥说得没错,你有这种想法,别人也有这种想法,不管在哪,钱都不好赚。”
      人生地不熟,有些本地人很排斥外地人。
      本来自己镇上的活就不多,再来一个外人抢活,不找你麻烦才怪。
      聊了一会,人渐渐聚齐。
      谢茯和认识的婶子一一打了招呼,扭头面向郑桂花:“嫂子,我家里没发生什么事吧。”
      “那倒没有,家里好着呢。你不晓得,上次逢集,你家青生在门口等了许久,今早我出来,又看到他在门口等着。”
      “我劝了几句,这青生也是个犟脾气的,非说你今天回来,他想在门口等着你。”
      “我和他说过,半个月回去一趟,怎么上次还在门口等我,他应该知道的。”
      回去得好好说说他。
      郑桂花暧昧一笑:“还不是想你想的,眼巴巴望着东边小路,盼着你回去。”
      村里人都调侃,裴青生一刻离不开自家媳妇,恨不得飞去镇上找人。
      还有些汉子笑话他,没了媳妇活不了。
      谢茯有些无奈:“走得时候我还叮嘱他,好好在床上躺着养伤。”
      每次都阳奉阴违,回去得好好训训。
      “平时我也没看他出来,就是逢集日,他会站在门口等着。”郑桂花问,“学得咋样,啥时候能学成啊?”
      “大概要过完年,三四月份。”
      “呦,那么快呀,这聪明人就是不一样,想我那会,一个样式学了很久呢。”
      谢茯解释道:“嫂子,这跟你们当初学有点不一样,织娘会得样式多,教得快。”
      “我们一天学一个样式,或者两天学一个,有两天练习,第四天在学新样式,而且我们不仅学样式,还得学认各种丝线。”
      尤二娘说,认识了解各种线的制作过程,才能更完美的纺织出一匹布。
      “等把织娘会得样式全学完,要学习各种棉线和丝线的制作。”
      也可以不学,完全看个人意愿。
      谢茯要等学完才离开,学会之后,可以自己纺线。
      “要是按照嫂子那会学,那些样式得学个一两年,织娘还有很多样式不会,不然得好几年才能学成

第156章 回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