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飞制造厂。
      新型核动力舰载机的建造进展如火如荼。
      所有参与项目的研究人员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尽管如此,各模块各小组的研究工作进展仍然较为缓慢。
      毕竟在徐浩给出的设计方案中,涉及到许多超前沿的科学技术,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黑科技。
      在这些创新大胆的科学技术领域,许多研究人员都知之甚少。
      针对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大家一点一点的钻研,逐渐将其吃透。
      当然,大部分难题在询问徐浩后都能迎刃而解。
      但在科研工作上,搞清楚和付诸实践是两码事。
      再加上项目体量大,工作复杂繁多,徐浩也分身乏术。
      这些工作中遇到的重点与难点,需要每一位研究人员努力攻克。
      此刻,研究车间内,梁教授的研究小组中。
      每位研究人员都鼓足干劲的认真工作着。
      在开展工作前进行的分组中,梁教授被徐浩任命为一个研究模块的小组组长。
      梁教授在战机领域钻研多年,具备很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科学知识。
      以他的资历,足以引领一个小组的研究工作。
      现在正处于项目的工作前期,许多研究人员还有些懵懂。
      梁教授身为小组组长,亲自带领研究人员们进行工作。
      翻看着徐浩的设计方案,组员们不禁感叹道。
      “徐工在设计方案里对我国的电磁弹射技术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啊!”
      “确实!相比我们之前的技术,徐工改造后的装置最大能量幅度高出了20%左右!”
      “反馈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也改进了,弹射加速度峰平比更稳定了。”
      “不仅如此!以这款弹射装置细微精确的控制技术,它还能弹射较小、较轻的飞行器,例如无人机!”
      “是啊,这一个装置的改动,甚至扩宽了咱们004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
      听着研究人员们的讨论,梁教授也是满脸笑容。
      徐浩不愧是能设计出第六代战略隐身轰炸机的天才!
      在这份新型核动力舰载机的设计方案上更能看出端倪!
      他能够做到推陈出新,打破以往的思维进行全方位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科研精神!
      更难得的是。
      徐浩的创新并不是一味地遐想,他的创新是可行的,能被大家建造出来的!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可贵的创新精神,更需要渊博的知识和透彻的见解做铺垫!
      心中想着,梁教授脸上笑容愈发灿烂。
      这时,有一位研究人员走了过来。
      梁教授一抬头,看见他手中拿着一份某个大部件的研究手册。
      研究人员靠过来,认真问道。
      “梁教授,这个地方我不太能理解,搞不明白它的运行状态,麻烦梁教授给我解答一下!”
      闻言,梁教授戴上老花镜,接过研究手册,认真看起来。
      许久,梁教授眉头越皱越紧。
      这东西还真有些难度!
      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理解的!
      梁教授想着,出声道。
      “拿纸笔过来,我仔细研究一下,这东西比较复杂!”
      那研究人员急忙从一旁拿来纸笔,递给梁教授。
  &n

第355章 工作上的难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