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卷土重来。
      可问题是,审问柳锡年陷入了僵局,至今毫无进展。
      不仅如此,正常审讯柳锡年,竟要先请示皇太后,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
      这简直就是扰乱朝纲!
      奈何,皇太后之意,不可违逆。
      她老人家对柳锡年的庇护,无疑增加了办案难度。
      何琼看出了刘善的心理活动,叹息道:“刘大人,你没得选的。”
      刘善也知道自己没得选,只能慢慢等待时机。
      ……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善心中的焦虑却如潮水般涌动。
      他深知,每拖延一日,铁匠铺的非法交易便多一日猖獗,秦家的势力也愈发根深蒂固,案件也就越难破获。
      可谁让他人言轻微,无法左右上级乃至皇太后的决策。
      他一边儿等待皇太后的懿旨,一边儿反复翻看《大夏全书》。
      还别说,勤是真的能补拙,他甚至有了能考中进士的错觉。
      在这期间,刘善也没忘记与长宁郡主的约定,每月都会推陈出新,抄写一个蒲松龄的故事,分别给长宁郡主和书肆送去。
      如今,无论是三七药铺、书肆,还是“杯莫停”“好运来”酒楼,每月都会给刘善一笔比较丰厚的分红。
      当然,刘善每月还会按时给长宁郡主一笔分红。
      家人里面,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李婉清了。
      刘善不知道她最近在忙些什么,自从两人异地后,几乎断了联系。
      有时候刘善甚至在想,她是否已经另寻他处,准备要与自己和离了。
      又过了三日,刘善终于等来了皇太后的懿旨。
      她老人家不允许审讯柳锡年,而是要求立刻把柳锡年押送至京城,由三法司会审。
      刘善心中一沉,但又不得不照办。
      突然,他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策。
      他差人请来秦家家主,询问是否愿意押送柳锡年前往京城。
      秦家家主略一思索,便答应下来。
      他觉得此举既能显示秦家对朝廷的忠诚,又能借机探查京城动向,为以后生意扩张做准备。
      在懿旨的最后,仿佛为了安抚刘善的心,皇太后特意加了一句:“将宋伯文革职查办,流放2000里。”
      刘善心中虽有不满,但也明白这是皇太后的权衡之策。
      唯一让他不满的是,对宋伯文的处罚,最严重的也只是流放。
      他现在对于“流放”二字,那是一点儿好感都没有。
      别看宋伯文流放2000里挺惨的,但说不定哪天就会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毕竟权力的游戏变幻莫测,今日的失意者,或许明日便能东山再起。
      由此看来,“流放”远不如“一棒子打死”来得痛快。
      不过,刘善还是很快调整心态,让秦家镖局把柳锡年押走了。
      因为只有柳锡年离开,他才能腾出手来,彻底清查铁匠铺的违法行为,并找出背后的真正黑手。
      次日清晨,天刚亮不久,刘善便敲响了何琼的房门。喜欢我一躺平赘婿,怎么封狼居胥了?请大家收藏:

第107章 秦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