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在其位不谋其政,看着闹心窝火。
      “姐,那你就照我说的办,……”
      项海波听完妹妹的瞎话愣了,“我是去省城开过三八红旗手表彰大会,但我没听人说过屠研究员这个人呀?凭这个邀功,我心虚啊。”
      “手段不重要,结果最重要,当然这次立了功,不一定给你往上升那么一大截,咱慢慢攒功劳,敢想敢干,谁说当不了院长?”
      “那就干啦?”
      “干!”
      项海澜让项海波隔一天再去找大领导,情态得有一个酝酿的过程。
      周一一早,项海波按妹妹嘱托,带着加班的小王大夫去找他爸老王,老王是手握实权的副职,这两天因为疟疾着急上火,牙疼病犯了,腮帮子肿得老高,冷不丁一看像是得了腮腺炎。
      牙疼心情更不好,见到儿子也没好气,“你不在医院待着,到处晃荡啥?”
      项海波挤开小王,上前道:“副主任,是我找你有事。咱长话短说,我今年三月份去省城开大会,听一起开会的冰城制药厂的女三八红旗手提到一个人,这些年一直带队在南方搞抗虐新药,已经过了临床实验,疗效特别好。”
      老王一听来了精神,“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早说?”
      “听来的小道消息,我也不敢保证,也不知道怎么找这个人,这药好像还没投产,去讨药得走程序,时间长,咱耽误不起,对了,我听说那新药的主要成分是青蒿。”
      不等老王接着问,秘书推门进来,他刚从一把手家回来,哭丧着脸道,“主任也得了疟疾,症状还挺重,人都起不来了。”
      一把手出事,老王没了问话的心情,挥手让儿子和项海波先回去,抗虐药的事,他安排秘书去打听。
      接手主任的工作,老王捂着肿胀的腮帮子忙了一天,问秘书打听得怎么样,秘书摇头,京城暂时沟通不上,打电话问遍了省城六个制药厂,没人听说抗虐新药的事。
      “项同志挺靠谱的,不会在这个事上瞎编吧?”
      又过了一天,农垦团也中招了,县革委会一半人倒下了,老王急得另一半腮帮子也肿了。
      项海澜带着知青们和一大马车的青蒿过来时,看到老王正顶着蜜蜂狗脸指挥各个办公室灭跳蚤。
      满革委会大院的人被满满一马车青蒿惊住了,这啥玩意?
      宋霞收到项海澜的眼神示意,上前报告,“我是来自苏省的知青宋霞,父亲是大夫,家里来往的老中医跟京城研究抗虐药研究员有接触,老中医说研究证明青蒿治疗疟疾有特效,我们大队的知青听说后,三天时间,不眠不休,割了一马车青蒿,送来革委会,大家一同抗击疟疾。”
      项海澜拿出她的万能手抄书,“副主任,你看这是我抄的药方,里面真有青蒿治疟疾的记载。”
      老王接过用棉线缝的草纸本,看完后,再打量面前这帮年轻人,还有一马车青蒿。
      精神可嘉,但总感觉跟小孩过家家似的,还有那个神秘的研究员。
      “副主任,您现在还有别的好办法吗?”项海澜问。
      “没有。”老王摇头。
      “那就让我们试试,按照药方给大家熬药,熬药的大陶罐子我们带来了十个,柴火也准备好了。”
      “我们愿意为汉达县百姓的安康贡献一份力量!”知青们集体表决心,把老王喊得一激灵。
      “那你们就试试吧。”喜欢锅包肉,花棉袄,带着火车回东北请大家收藏:

第156章 献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