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今处于经济危机之中。
     而康宁公司并不是对方的唯一选择,能够说出松下幸之助的名字,表示小日子真的有在和汽车厂接触。
     该死的小日子,什么生意都要抢,早晚有一天,他们会从小日子那里,拿回丢失的所有东西。
     陈长安一行人参观了康宁公司的生产车间,以及不少新设备。
     黄工站在陈长安的身旁,不断的给陈长安讲解着。
     “陈厂长,康宁公司的设备,还是非常不错的。
     他们打算出售的生产线虽然算不上全新的,但也有八成新了。
     咱们买回去之后,可以直接生产21英寸的彩色电视机。”
     听到只有21寸,陈长安皱了皱眉头。倒不是觉得这个尺寸太小。
     而是陈长安突然想起来,这个时期正是半导体行业逐渐快速发展的时期。
     也许今年各个厂家还只能生产21寸的电视,再过个三五年很可能就会变成29寸了。
     自己买个21寸的生产线,再过个几年,21寸的电视机在全球市场上就没有了任何竞争力。
     那现在花上这么多钱,来采购设备,到底划不划算。
     不过考虑到小日子的半导体快速发展也要等到八十年代了,这套设备买回来应该不会亏。
     见陈长安听到21寸之后,就开始皱眉,黄工接着说道。
     “陈厂长,21寸不小了,目前算得上是全球最好的技术了。”
     显然黄工以为陈长安不了解技术,以为21寸的电视机属于落后技术。
     “黄工,假如咱们采购了这套设备回去,能不能通过改进,能不能生产出更大的电视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工想了想,随即说道。
     “这一套设备最高能生产25寸的彩色电视机。
     不过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并不是生产点电视机越大越好。
     尤其是电视机这样的机密电子产品,技术如果不成熟,对于良品率会有很大的影响。
     这样一来在无形之中就会提高成本。而21寸和25寸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成本却有很大的差距。”
     陈长安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在简单的参观完生产车间。
     陈长安一行人在康宁公司吃过了午餐之后,在和康宁公司的高层领导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之后,陈长安一行人离开了康宁公司。
     在回酒店的路上,黄工看着眉头紧锁的陈长安,开口说道。
     “陈厂长,咱们国家主要就是生产不了彩色显像管。
     只要有了康宁公司的设备,生产彩色电视机根本不在话下。
     米国另外一家叫做RCA的公司,也有意向出售一套彩色显像管设备。
     您要是觉得康宁公司的设备不合适,明天咱们还可以去RCA公司看看。”
     看着黄工有些焦急,陈长安这才笑着说道。
     “黄工,不是我不想准备采购设备,而是在想。
     这电视机在各个国家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业了。
     我花这么大代价采购设备,可不仅仅是想生产彩色电视机在国内卖。而是准备进军国际市场的。
     如今21寸电视机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了,等咱们把设备买回去了,要不了几年,人家25寸的技术就成熟了。
     到时候咱们还只能生产21寸的,那什么和人家竞争呢?”
     黄工听了陈长安的话,一时间同样陷入了沉思。
    喜欢。
  

第824章 康宁公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