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手抚胡须,眼中光芒闪烁,赞赏道:
      “此对联妙极,所言甚是有理,咱要将它镌刻在国子监的大门上!”
      他又道:“日后再发行此刊,需先交由礼部审查,而后咱亲自把关。
      对了,再多印一些,让国子监诸生亦能阅读。”
      陆知白沉默片刻,小声嘀咕:
      “国子监生可有好几千呢……”
      又想白嫖他。
      朱元璋仿若未闻,全然不顾,说:
      “咱亦在思量,要不要借用此形式教化百官?
      虽有邸报,然有些地方官吏的水平,实在是差些劲,唉,根本无法领会咱的施政意图……”
      与《参考消息》一对比,便是瞎子亦能瞧出,邸报看似简单,实则是给聪明人看的。
      寻常人看了也是读不明白,需有人细细剖析讲解才行。
      陆知白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说道:
      “朝中有诸多大臣,久历宦海,世故练达。
      若能分享处世心得,善莫大焉,连我也要好好学着……”
      其实是因为,他也想白嫖!
      《参考消息》的撰稿人着实太少,需要博采众长。
      尤其是那些官场老油子的人生经验。
      毕竟,这份刊物的初衷与宗旨,乃是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政治水平,以便日后应对官场斗争。
      朱元璋认真思索起来,点头道:
      “你所言亦有些道理,难道做了官,就可以不学习不进步了?”
      只是这样,未免有些麻烦。
      朱元璋也懒得费心去想,就说:
      “往后这刊物,你大可邀朝臣撰文,多印一些,先办几次看看效果。”
      陆知白又趁势请教了一下,有哪里需要改进的。
      朱元璋略作思考,道:
      “倒也没什么,就按着这期的来。该写的写,不该写的就不要写了。”
      陆知白赶忙点头应和。
      朱元璋将他细细打量了一番,面上带着浅淡的笑意,徐徐说道:
      “你今日瞧着格外地端庄持重。”
      陆知白谦敬地回应:“皆赖陛下悉心训导……”
      朱元璋仔细审视着他,见他的轮廓成熟些许,不禁喟叹:
      “较三年前,你长高了点,肩背亦宽厚了些。岁月如矢,匆匆而逝啊……”
      陆知白默默颔首。
      朱元璋了然于心,欣然笑道:
      “老四、老五、老六,俱已相继就藩去。你这些时日幽居家中,想必颇为寂寥。”
      陆知白近段时间心情欠佳,缘由纷杂,有一半是咸鱼的锅。
      未料朱元璋日理万机,竟能有所觉察。
      陆知白拱手,诚挚而言:“多谢陛下关心。”
      朱元璋笑容舒朗:“罢了,今日且饶过你。待会儿唤太子前来,咱们一同用晚膳。”
      这般安排,必有缘故,陆知白也未多作追问。
      待至薄暮时分,朱元璋于偏殿布设晚膳,朱标随即前来。
      朱标蓄着短须,面容和煦。
      三人用膳之际,只是随性闲谈,并未涉及要政。
      陆知白心底

第451章 迁都之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