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9章 郭桓案咋回事?胶囊,女太医[2/2页]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喵帝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也有些为难:
      “提取不是太复杂,一对比,反而是整套实验器材更珍贵……”
      器材都是在玻璃作坊定制的,很好用。
      一般人就算知道如何提取,也得有趁手器具才行。
      但是,想要扩大规模,就有技术泄露的风险。
      很快朱橚就不纠结了,乐道:
      “我们可以慢慢囤货。再选些可靠人手,多产一些。每天傍晚,让工匠过来做胶囊就行了。”
      陆知白也赞同:
      “当下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我再试试用溶剂提取。
      等溶剂技术成熟,水解法泄露就无所谓了。”
      朱橚笑道:“更重要的是种大蒜!
      要开春了,我打算雇人多种蒜。我在吴江,还有一些田产……”
      陆知白点头:
      “这几天,大蒜价格已经走高了,自然会有人多种的。
      但肯定还供不上我们用,先囤点货吧。过些天,我再把大蒜有稳定需求的事,透露给大商贾……”
      提到囤居积奇的商人,朱橚笑起来说:
      “我倒是想起,听说上元县有一个地主,可聪明了。
      前年咱们做花露水,他听说了,就开始广种薄荷。
      这一步走得好,后来风油精、清凉油这许多东西,还是需要薄荷。
      薄荷繁殖快,只需要种一次,就可以一直采收。当时还有人笑他,好地不种粮食,去种薄荷……”
      陆知白问:“倒也是个人才,现在呢?”
      朱橚无奈叹道:
      “现在,他发了小财之后,就吓得改名了,低调度日,到处叫穷……”
      陆知白笑了,随后也叹气:
      “他是个聪明人……”
      在古代,没有背景,发财很危险啊。
      尤其是在朱元璋的时代。
      看江南富商不顺眼。
      杀你不需要理由。
      ……
      第二天。
      陆知白与朱橚,照常去坤宁宫给马皇后请安。
      尽管大蒜素见效快,但也不可能立竿见影。
      要彻底把病治好,也是需要好几天的。
      聊了些闲话,马皇后徐徐的对陆知白说:
      “你昨儿上的本子,我看了。仔细想想,确实也有些道理,以往,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
      “?”朱橚歪着脑袋,询问的看向陆知白。
      陆知白瞥他一眼,说:
      “母后若有不适,一定要说出来。只盼母后务必爱惜身体,凤寿无疆,庇护万民!”
      昨天他可是搜肠刮肚,尽量表达意思,又要委婉一些。
      马皇后微微颔首。
      朱橚便大致明白了,很赞同,说:
      “母后向来宽仁,不忍让我们担心,这样不好……”
      马皇后笑道:
      “太医也时常来请脉,能有什么事?”
      陆知白奏疏已写了,每个太医,学派不同,擅长领域、医道理解也不同。
      再者,他们不一定敢实在的触碰皇后脉搏……
      皇后顾及颜面,也不可能与男人太详细的描述病症。
      总之多有不便。
      陆知白道:“儿臣还是提议,召民间医术高明的女子入宫。”
      虽然是女太医,却不归太医院管,而是养在后宫。
      马皇后就说:
      “这想法虽有理,但我担心,会不会白白蹉跎许多女子的年华……”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第379章 郭桓案咋回事?胶囊,女太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