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0章 渤泥商队归来,发财啦[2/2页]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喵帝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清嵘睁着黑亮的大眼睛,一脸迷茫的望着他。
      这时,小厮通传道:
      “老爷,刚才外面有一个御史,带话儿说,明天必须去朝会~”
      陆知白嘴角一撇,对陆清嵘说:
      “爹爹破财啦~”
      朱长乐顿时忍俊不禁:“……”
      ……
      第二天。
      大朝会。
      朝廷中有不少人,都听说了,昨天有商船靠岸。
      至于具体的情况,却没多少人知晓。
      于是。
      当朱元璋命宦官,说清楚一切的前因后果之后。
      几乎文武百官,都露出震撼之色。
      大着胆子,抬头望向御座。
      紧跟着。
      便响起了声声议论。
      “我大明,竟已在海外开疆辟土?!”
      “这黄森屏,真是一个奇人啊……”
      喧闹了一阵子。
      几个年老些的大臣,清咳几声。
      众臣的议论,渐渐平息。
      然后。
      大家齐声开始歌功颂德:
      “天佑大明,吾皇万岁!”
      陆知白在人群之中,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朱元璋倒没留意他,看着群臣,神色舒畅。
      但他自个儿昨天高兴过了,现在早已冷静。
      朱元璋摆手,示意大家安静,而后问道:
      “海外之地,前所未有,如何治理,也是一大问题。”
      虽说他仍然没有放开海禁的意思。
      但是成天的看着那万国舆图,心里惦记着那日不落帝国。
      潜移默化之间,朱元璋也能意识到,海洋有多重要!
      如今在渤泥多了一块飞地,的确是天佑大明。
      这让向来脑回路清奇的朱元璋觉得,这是一个在海外进取的好兆头!
      但好是好,问题是太远了,来回就要一年。
      如何治理,的确是个问题。
      一时间,满朝文武窃窃私语,商议起来。
      朱元璋耐心地等着。
      过了一会。
      兵部的一个老臣,拱手说:
      “从汉至唐,皆有交趾郡,若从交趾前往渤泥,自然会近上不少……”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
      想起了高丽和倭国。
      也有一些大臣侧目,看向那兵部老者。
      这一点他们也能想到,但是不敢说出来,会惹事端。
      好在朱元璋没有生气,反而眯起眼睛,思索起来。
      实话说,这一点,说到他的心坎里了。
      安南自古就是中华的领土,若是能将之收回,便可凭此掌控海外……
      但问题是。
      欲拿交趾,先下云贵!
      前方还有许多障碍要清除。
      这让朱元璋不禁叹了口气。
      他说:
      “此法目前不可行。咱觉着,海外那块地方要改名!
      再设宣慰司,让当地华人管好自个儿。”
      “这宣慰使,自然是由黄森屏担任,同时也兼着都指挥使之职。
      朝廷也要派官员进驻,把整套的班子架起来,也要在那边新修水利、劝农桑……”
      虽说满朝文武早有预感。
      但真的听到这里。
      还是不由得菊花一紧,后背发凉!
      会派哪些倒霉蛋去万里海外?
      啊这。
      这一去。
      这辈子还有回来的机会吗?
      朱元璋接着说道:
      “关键还有一点,就是那渤泥国!
      渤泥和苏禄等国也是不时的起纷争,却也要防着他们勾结起来,戕害我大明领地。
      所以,礼部也要派机敏胆智之人……”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第370章 渤泥商队归来,发财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