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39章 这天底下的贤才,当真如此稀缺吗?[2/2页]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喵帝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少年身具书卷之气,模样端正,言行舒缓有序,令人观之即生好感,果真是名师出高徒。
      夏原吉继而道:
      “仅稀少而不谈世间需求,不可称稀缺。
      假设山林中有一剧毒蘑菇,百年才生出一颗,然其无用,无人需要,故虽稀少,却非稀缺。
      但若有一消除疫病之良方,需用此蘑菇,世人对其有了需求,它便成稀缺资源了。”
      此般浅显而易懂,令朱元璋与朱标皆连连颔首。
      朱元璋负手问道:
      “那你讲讲,稀缺于人,是如何体现?咱每年数次令其寻访儒生,每次亦能寻得三四百人,却总觉贤才匮乏。
      症结何在?这天底下的贤才,当真如此稀缺吗?!”
      陆知白满心无奈。
      夏原吉年仅十七啊,此问题诸多老臣都未必能切中要害,老朱怎么忍心的?
      果然,夏原吉略作思索,而后迂回的说:
      “陛下,学生未曾做过统计,故而不敢妄言天下贤才是多是少,但恩师也讲过其他事理,或可作参考。”
      朱元璋颔首,示意他说。
      于是,夏原吉道:“恩师期望我们皆能成才,最好能成稀缺人才,但怎样才算成才?
      便是于自身领域,至少达到前两成人的水平。
      此事乍听颇为艰难,但若目标由小至大设定,倒也并不艰难,关键在于,选准自身的赛道。”
      此概念,朱元璋与朱标稍作思忖便能明白,就是赛马之跑道。
      夏原吉又道:
      “譬如,东街有一卖包子者,想要获利,他若脑筋正常,便无需与酒楼相争,而是要做得比其他包子铺更为美味。
      下一目标,是比其他街的包子店更为出色。此乃其做包子获取成功的最短路径。
      然此人,实则不善做包子,而擅长赶车,只是其父做包子,望他继承家传,他便也只能做包子……”
      朱元璋听之,陷入沉思。
      夏原吉又道:
      “故而稀缺与否,关键在于赛道是否恰当。
      譬如诗仙李白,文辞超逸,古今未有,然其仕途不顺,记载中亦无政绩。
      而辛弃疾青年时亦无官身,却能擒杀叛徒,并献美芹十论。
      可见李白性格才能并不适合做官,对于当时皇帝而言,他于诗文领域乃顶级稀缺人才,但为政为官则不是。”
      朱元璋闻之,豁然开朗,连连点头,大笑道:“好!”
      言罢,又转头看向陆知白道:
      “咱实未料到,你年纪轻轻,竟教导有方,将此等道理阐述得清晰透彻。
      咱总算总结出了,缘何寻访不到那么多中意的人才了!”
      但他话止于此,有些东西不便多言,譬如为何四辅官用着亦不趁手。
      朱元璋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夏原吉拱手道:
      “学生夏原吉。”
      朱元璋上下打量他,思忖片刻,问道:
      “可曾婚配?”
      夏原吉道:
      “已订亲,正月便要完婚。”
      朱元璋点头,问道:
      “是哪家姑娘?”
      陆知白笑道:
      “乃御史韩宜可的孙女。”
      朱元璋亦笑道:
      “诗书之家,甚好。”
      众人又交谈数句,朱元璋便颔首,令夏原吉退下。
      夏原吉告退。
      朱元璋唤道:
      “太子,延年,到书房来,咱有要事相商。”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第339章 这天底下的贤才,当真如此稀缺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