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全新解读《送东阳马生序》[2/2页]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喵帝大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与他自身经历相互印证,感觉大有收获。
      陆知白继续说着:
      “你们知道这种好名声,有多重要吗?
      宋先生才九岁的时候,就被人看中,定下了婚约。老丈人呢,就是他第一个大贵人……”
      教室中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
      少年们又觉得这样有些不敬,赶紧捂住嘴。
      陆知白笑道:“不然,你猜他为什么可以向‘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什么叫乡之先达,那就是一方乡间大儒,在小地方是无敌的,门人弟子填其室,人家又凭什么见他呢?
      当然还是凭着之前的好名声,得到了贵人的引荐。这是敲门砖~”
      听着听着,朱元璋微微笑了出来。
      大约明白陆知白讲述此文的真正意图了……
      讲到乡之先达之后,陆知白便详细的讲了,如何抓住机缘,向大佬请教。
      那就是要耐心,要诚心,还要找合适的时机,“俟其欣悦”。
      同时呢,还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因为身边的同学,家境都很牛逼。
      同舍生皆披绮绣……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
      这话,陆知白显然是对大多数贫苦子弟说的。
      至于那几个富商、公侯之子,似乎被他忽略了,仿佛不是人。
      那些平民少年,眼睛也不瞎,都是下意识的朝他们看过来。
      谁让他们穿得那么好,光鲜亮丽,晃瞎人眼。
      看就看,他们还隐约露出了鄙夷之色,没有丝毫的自卑。
      因为陆知白说了:
      “在我们学校,所有学子都是一样的,不论出身,王侯之子与庶民,一视同仁!”
      一些读书人与朝臣,心中冷哼,这种话说说算了,骗骗那些愚民黔首而已。
      几个商贾之子和顾英、李景隆,都是低着头,尽量降低存在感。
      那陆贤却是朝望他的人,恶狠狠瞪了回去,面色不善。
      朱桢倒是满面含笑,像在看热闹,丝毫没觉得火烧在自己身上。
      陆知白不徐不疾的讲完了整篇文章,总结道:
      “我对大家的要求,就是……”
      所有学生,包括来旁听的众人,都盯着他。
      陆知白微笑道:
      “熟读并背诵全文!”
      众人:“……”
      那些不识字的学生,顿时成了苦瓜脸。
      朱桢也是瞪圆了一双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他就是不想背书才来到大学的。
      怎么还要背书啊?!啊?
      朱桢隐隐有些不妙的感觉,好像上了贼船了!
      但这个机会,是他自己好不容易求来的,还挨了顿打。
      总不至于因为这一点小事,就又要退学……
      没办法,先看着吧。
      只听陆知白声音陡然严厉起来,又说道: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宋濂成了大儒,是太子的老师,而他那些‘烨然若神人的舍友呢?寂寂无名!”
      几个锦衣华服的少年,脸上微微烧起来了,感觉是在说自己。
      陆知白道:
      “各位能坐在这里,起点比宋先生不知高了多少。
      要是不珍惜机会,不好好学习……”
      顿了一顿。
      全场寂静中。
      美玉无瑕的驸马,儒雅随和、云淡风轻的道:
      “抽死你丫的!”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请大家收藏:

第174章 全新解读《送东阳马生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