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6章 爱是渐行渐远的分离[1/2页]

逆流港湾 七猫烟水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四月半岁大的时候,程序首次提出将她送入托班。
      那天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客厅里。程序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托班的宣传册,“阿筝,我觉得可以把女儿送去托班了。”
      程序率先打破沉默,语气温和。
      向筝一听,眉头瞬间皱起:“你说什么?她才六个月,那么小,你怎么忍心将她送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程序放下宣传册,耐心解释:“在欧美日,孩子出生后六周,就可以送了,早托早适应。”
      “不要和我说什么国外六周大就送托班,这里是中国,教育环境和国外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向筝情绪激动起来,怀里的女小四月似乎感受到了,不安地扭动着身子。
      “我知道你舍不得,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不能把她养成温室的花朵。”程序站起身,试图安抚向筝,却被她侧身躲开。
      “如果你自己都没有耐心带她,怎么能指望那些机构善待她?”
      之后,这个话题就不了了之了。
      小四月一岁半的时候,程序再次提起了这个话题,这一次向筝对托班进行了实地考察。
      她拿出当初考察金海花语的挑刺精神,逐一反驳了送托班的想法。
      她对着高德导航,以目光丈量着家校距离,仿佛有人要抢走小四月。
      “我们选择托班,当然既要考虑就近,又要兼顾品质,目前我的考察结果是不理想。”
      程序可以理解母亲的担忧和不舍,却不赞同这种做法。
      “如果都像你这么挑剔,那么幼儿园也没得上了。”
      向筝红着眼,音调也不自觉拔高,“幼儿园不一样啊,她年纪又长了两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会更强。”
      程序望向儿童房的方向,那是她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是吗?
      “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远超你的认知。人们觉得孩子离不开父母,其实很多时候,恰恰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向筝抓着程序的手臂,指甲嵌入了他的肌肤,显示她的情绪并不平静。
      “我序,当初我们约定过的,你说会居家带娃,我才会同意把孩子生下来,不然我们就过二人世界好了。恩恩爱爱,没有矛盾,而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围绕孩子。”
      “你是不是后悔了?后悔为了家庭放弃了这么多,后悔你的副业本可以做得更好,却被孩子拖了后腿。你坦白问问自己的心,是不是在怨我?”
      程序摇了摇头,如果不是当初做了这个决定,他不会有今日的成就。看似误打误撞进入短视频圈子,但一切自有因果。
      “我只是觉得,该放手时要放手。”
      “不,现在还不是时候。你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在孩子一岁多就送去托班的?”
      这次的谈话,依然没有达成共识。
      程序选择了让步,因为他爱向筝,爱到可以妥协。
      现在,小四月两岁半了,程序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那天,他们对坐在餐桌上,程序抱着小四月。
      父亲的臂弯温暖结实,但小四月对流水充满好奇,几次想去触摸、去探索。
      “阿筝,这几年我读了很多早教书籍,并在孩子身上一一实践。曾

第176章 爱是渐行渐远的分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