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对,我有战斗机的设计经验,前几年咱们国家在沈飞制造出来的那种歼十飞机,就是我设计的。”
“哦,看你们厂这样,也不像飞机制造厂啊,你怎么可能设计飞机。”
“怎么不像?飞机制造厂还有特色啊?没有这么条规矩吧?
可以说歼十飞机上任何一个零件,都是在我们厂制造出来的,只是在沈飞进行组装和试飞而已,而且组装也是我们的人过去组装的,我们没让沈飞的人插手。”
“哦,原来你这么厉害,我说上级领导怎么让我听命于你呢。”
“李厂长也是搞技术的?”
“对,我也是搞技术的,还在苏联伊尔飞机制造厂待过三年,当时是国家派我们出去学习的。”
“现在在西安飞机制造厂做技术厂长,对吧?”
“对,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就是,都已经干了十几年了。”
王胜文问他一句:
“那你对你们厂现在生产的伊尔三飞机什么看法?”
“工艺成熟,结构稳定,维修容易,就是噪音比较大。”
“咱们这次搞的这种飞机,和那种飞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至少是发动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王厂长,你对飞机发动机进行了改造?”
“不是改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不过发动机你们不用管,你们厂只负责造飞机机体。”
“机体的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了,你不用担心。”
“不是,这次机体需要是完整的一个整体,不需要进行拼接。”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用旋转铸造法,把整个机体一次性铸造出来,然后在上面开孔和加装其他零配件,所以这次你们来,恐怕要学习一段时间,一个是要学会原材料的冶炼工艺,一个是要学会一种旋转铸造工艺。”
李厂长吃了一惊:
“旋转铸造法?多大的容器才能装得下整个机体?”
王胜文把一份图纸给他递过去:
“其实挺简单的,就是需要造一个滚筒出来,能高速旋转的滚筒,然后在里边注入那种金属液体,靠离心力把机体铸造出来。
所以你们的工作重点不在于造机体,而是要把这种滚筒做出来。”
李厂长拿起图纸,认真看了一会儿,然后一拍大腿:
“我靠,王厂长,你真敢想象,这个原理肯定是对的。”
王胜文心想,这就是2030年的919大飞机壳体制造工艺,非常成熟的工艺,只是不能告诉你而已。
“想把这种滚筒加工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且上、中、下三个大齿圈,必须要用我们的设备进行加工,这么个大东西,整体转速超过每分钟三百六十转,需要良好的同心度,这就考验你们的机械加工能力了。
所以,你们来学习的人,必须认真学习,等他们学习好了,还要派我们的人过去指导实际生产。”
一听这话,李厂长竟然有些兴奋:
“王厂长,是不是我们做出这种滚筒,那以后这项工作就必须由我们完成了?据我所知,国内目前还没有这种设备吧?”
“对,一旦试验成功,就是定型产品,当然以后由你们完成这项工作。
这种设备倒是没有,不过类似的产品有,就在我们保密车间里放着,是我们制造歼十飞机的时候用的,直径才一米六,和这个设备没法比。”
“我们这款设备多大?”
“图纸上标着呢,六米八宽,37点6米长,坐舱里除了安排六排座椅,还有左右两个通道。”
“王厂长,我们厂做的时候你会去吗?”
“搞加工的时候,我们孙厂长和秦川秦厂长会过去,他们有制造这种设备的经验。
不过试车验收的时间我会过去一趟,看看你们厂的实力。”
“机翼是成都飞机制造厂制造吧?我怎么没看到他们的人?”
“他们还没到,说是明天过来,过来以后会让你们见面的。”
“他们能行吗?”
“肯定行,别忘了咱们国家的歼六战斗机就是他们做的。”
“为什么给他们这个任务,由我们自己承担不行吗?”
“专业的厂子做专业的事儿,而且上级领导对这个产品的期待很高、很心急,所以下了这么个命令,你不服可以去找上级反映情况。”
“仪器仪表和操作台是上海做?他们也没来人。”
“嘿嘿,李厂长还真操心,人家上海的人来了,去干其他事情去了。你以后只管自己的事儿,不要替别人操心。
其实我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因为其他单位,我都去过,就是你们那里我没去。”
李厂长正色道:
“王厂长,我们厂的实力你不用怀疑,现在全国能生产民用客机的厂子,也就只有我们,其他飞机制造厂,其实都是搞维修。”
王胜文指了指茶杯:
“别急,我肯定相信你们,不然上级也不会这样安排,喝口茶然后上去睡觉,你看你,眼睛熬得通红。”
李厂长喝了口水,然后把茶杯放下,盯住王胜文的脸问:
“王厂长,你今年多大?”
“我是四二年的,今年刚好三十,李厂长今年也就三十多岁吧?”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旋转铸造飞机壳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