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不过他们拿过来豆子质量参差不齐,武大庆按照质量把豆子分成三等。
      一等豆两毛四、二等豆两毛,三等豆一毛八,如果三等都不达标的,他就直接不收了。
      大家都是庄稼人,就算三等豆也比收购站给的高,都对武大庆制定的标准表示赞同。
      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青年一路打听来到武大庆家,他怀里抱着半袋豆子,棉衣是补补丁的,脸上蜡黄蜡黄的,给人感觉一副病泱泱的样子。
      武大庆想了半天才认出他,原来是来他们村支队的知青郭优秀。
      “郭同志,你怎么较之前瘦了那么多?脸色还这么不好?”
      郭优秀说话声音很小:“前阵子生了一场病,靠社员们接济,帮我治好了病,就是脸色还没调好。”
      武大庆最近不常在武家沟,经过齐天描述才知道,因为政策原因,武家沟绝大多数知青都已经返城了,唯独剩下一个郭优秀。
      齐天小声跟他说,大概是因为郭优秀家里原因,回城也没地方接收。
      没地方接收就是没有收入,这位城里吃饭还全靠粮票的家庭是承担不起的,所以郭优秀就一直留在武家沟没走。
      只是没想到,跟着武家沟伙食还没改善几天,就得了一场大病。
      大家都说他得的是肝病,怕被传染,大人小孩见到他都躲着走。
      今天也是一样,郭优秀刚靠近武大庆家大门口,等着卖豆子的社员们,便不约而同用袖子遮住了口鼻。
      齐天有些纠结:“武哥,他的豆子咱还收吗?”
      “收吧,不用开袋子验了,按照一等豆子收。”
      武大庆从郭优秀手里接过装豆子的袋子,递给大牛过称。
      一共是50斤,白玉兰极不情愿的从钱褡子里数出12块钱。
      因为整个武家沟的人都知道,他们知青没有粮食补贴里只有大米和玉米,根本没有大豆。
      而郭优秀手里的豆子,是打豆子的时候,一粒一粒在地沟陇头里捡的。
      虽然捡豆子是农村传统,但对于一个外来的知青,他多捡一粒社员们就少捡一粒,多数人都对他这种行为感到不耻。
      而他一个病殃殃的知青,又知道什么是好豆子,不用看也知道,他袋子里的豆子,别说一等豆了,三等豆也达不到。
      郭优秀也有些不好意思:“谢谢,谢谢武同志。”
      说着,他又给郭优秀鞠了一躬,然后抱着钱走了。
      白玉兰急忙回屋取了一瓶醋,含在嘴里,猝不及防地朝武大庆脸喷了一口。
      武大庆被喷了一脸醋,和一脸白玉兰口水。
      把院子里的人都逗笑了。
      武大庆哭笑不得:“奶,你这是干什么啊?”
      “他要是有肝病,传染你可怎么办啊?”
      “可是你的醋也起不到预防效果啊,还……”
      还有点脏武大庆没说出口,因为武大庆记得白玉兰之前骂他的时候说过,他刚断奶的时候脾胃不好,他是吃白玉兰一口一口嚼的奶布子长大的。
      现在嫌脏有点不好开口。
      只是他们都想错了,当他们把郭优秀带来的袋子打开,里面竟全是一等一的一等豆,一粒不好的豆子都没有。
      看着这样的豆子,白玉兰终究没再说什么。
      就这样忙了一整天,整整收了1000多斤豆子,武大庆让大牛和齐天把收的豆子都搬进屋子里准备收工。
      武大庆心说,既然豆子收的这么轻松,他都能在村里开个榨油厂了。喜欢两界穿梭:奋斗在1970请大家收藏:

第424章 郭优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