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邸报驸马,这也太那个……”
      话没有说完,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费钱费事,而且不赚钱。
      “那么我们改一个月一旬出一刊,效果要是好就缩短!”
      知道原因就要改,赵生还是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初定正月十五,搞一个栾城诗会,正好栾城的商业街开了有段时间,这里是免税区,发展两年了,没有什么好的效益。
      索性赵生将这里改成免税区,专门让做小商品的贩子在此,里面只有一家酒楼和茶社,当然这也是免税。
      其中茶楼就是苏邱村的产业。
      诗会也就被安排在此。
      筹备这次诗会的发起人,实际上是苏家的一个长房嫡女,字灵,表字白芷。
      定州郡最大的林荫书院也是苏家产业,旨在传道授业。
      书院里面大多是苏灵的叔伯在里面,且对这些社会活动关心甚少,而这个长房嫡女却对此事独爱。
      “你是说驸马说为我们诗会出刊?”
      苏灵得知此事心里自有考量,他知道现在定州向外的几条线,传送速度极快,最远的地方也就三天到达。
      如果是刊印诗文,对学子的宣传肯定是扬名大周。
      “我们家公子说了,刊印这事后面还有许多细节,可以从正月十五的诗会开始,驸马府届时会提供食品,以及部分酒水。”
      赵生向赵勇生交代过,食物这玩意不一定全部是自己家的,酒水也要留有空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那就代我感谢你家公子,如果驸马爷或者郡主有心情,本院会发函要求参加诗会。”
      诗会学子都可以参加的,当然为了不冷场,肯定会有特邀的学子,或者是长辈前来,方便镇住场子。
      “那我就代表公子谢谢你们了,诗会前十天会将打赏的清单送来。”
      “苏灵谢过……。”
      总算是了却一桩心事,苏灵每次主办诗会都感到亚历山大。
      定州不是京师之地,学子但凡有需要府试,很少有留在家乡,至于慕名而来的少之甚少。
      很久苏家没有传世之作了。
      对于赵生来说,要想完成活字印刷,那就是要建文字模块,将字一个个地雕刻出来。
      时间紧任务重,他只能先开始采用木块开始。
      大周文字常用的二千多,重复在一个版面的不占三成,关键是纸张问题。
      市面上的能便宜的就算是黄纸和麻纸,蚕丝纸以及宣纸。
      这里面麻纸为什么便宜呢?
      不是麻纸成本低,而是用麻造出来的纸强度不够,而且表面也不光滑。
      后来有人用稻草等物做纸,结果价格更低,质量更差。
      但是作为后世来的赵生,当然知道造纸的工艺,但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于是。
      采买黄纸成了郡主府的第一件大事。
      草纸也是因为强度问题,所以在面积上都不是很大,最大也就三尺的样子。
      不过报纸可不需要三尺,二尺足矣!
      看着采购来黄纸的价格,真贵!
      “武思凯,要是我们工坊做纸,你觉得有没有利润?”
      前院大总管武思凯闻言,放下手中的活道:“驸马爷,我们这里造纸都是稻草纸,做不出好纸,都在南方呢!”
      赵生当然知道,宣纸就是从杭州一带传播工艺,最后宣州府下面的一个县城,做出了最好的纸张。
      因为来自宣州,故而后面人称之为宣纸。喜欢穿越成废皇子,只想苟活!请大家收藏:

第128章 打算造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