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至此南征之战,也就算是结束了。
后续事宜,等黄义明走后,就交给秦良玉来管理,她是四川总兵啊,得交给他,至于总督巡抚什么的,那就等朝廷再派人来吧。
孙可望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脸的抑郁啊,骑在马上,带着大红花,四处游行,黄义明还特意给他派了一队勇卫营的官兵,约么三百人,有人高举牌子,大致意思就是朝廷招安了。
这一天也在日月交替中很快的就过去了,当夜,黄义明下令,犒赏三军,吃、喝。
同一时间的大明京师,第三日的清晨,崇祯皇帝,正如同往常般,批阅着奏疏,一名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陛下,不好了,今天鞑子又绝食了,那个姓范的汉奸,说,我大明,毫无待客之礼,一不派人见他们,举行和谈,二不允许他们外出走动,那范文采,还说,要是陛下今日还不见他,他就绝食而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一听又火了,一个汉奸,居然敢如此放肆,还绝食而死,朕也是奇了怪了,这些汉奸在大明骨肉软的很,去了辽东到都变得硬气了,居然敢威胁朕。
王承恩一看皇爷生气了,赶忙对着小太监挥了挥手。
小太监识趣的赶紧退了出去,待人走后,王承恩才开口:“皇爷息怒,这狗汉奸如此,想来是急切要与我大明谈判,若是再拖下去,真把人饿死了。”
鉴于目前的情况,崇祯也只好派人去通知清使,那就谈吧,并亲自点名让黄道周为副使,另外又点了两名宫中的小太监去旁听。
不过是去礼部,要是让堂堂的大明大皇帝,亲自召见汉奸,那对崇祯而言是不可取的,派几个官员先谈谈看吧。
午时刚过,清使,就被东厂的番子,带到了明京师礼部大堂。
此时大堂里坐着礼部尚书刘宗周,崇祯本不想让他谈,但现在人家主管礼部,也不好把这位正主给踢开,因此也只能让他先谈第一场了。
刘宗周身边还坐着一人,此人正是,黄道周,双周谈判。
一个是礼部尚书,一个是吏部侍郎,明眼人都知道,这黄道周,就等同于尚书,只是陛下还没下旨罢了。
范文采靠东而坐,身边坐着两位鞑子的副使。
双方一坐下,整个谈判的大堂内,就充斥着一股火药味,似是战争爆发的气息。
双周,两位大明高级官员,看着对面的鞑子,尤其是范文采,这种汉奸,怎么看怎么厌恶,好好的人不做,偏偏要做汉奸。
范文采,也听说过对面这两个老家伙的名声,也不想和他们扯太多,但眼睛里轻蔑之情,还流露了出来,既然开谈了,那就赶紧办正事。
两个鞑子副使,也是洋洋得意,脸上的表情也都是带着挑衅。
范文采,站起身来,向东躬身一礼,然后双手拍打衣袖,跪下向辽东方向叩了三个头,两个鞑子副使,也是一样,十分恭敬,这是满洲的礼仪。
起身后,范文采,从袖子里拿出一份文书,双手捧着,并没有弯腰。“两位大人,这是我大清的国书,过过目吧。”
所谓的国书,其实就多尔衮让范文程撰写的条约。
刘宗周,气的鼻子直哼哼,怒火在双眼中翻滚,这狗汉奸太放肆了,当这里是什么地方,用力一拍桌子。
啪的一声响。
“范文采,你与你弟,范文程,皆为汉人,却投靠鞑虏,亏你范家还是读圣贤书之人,简直丢尽了世子人臣的脸。
枉辜圣人教诲,你范氏一门,简直就是麝鼠狼窝,上愧天地降育之恩,下愧父母养育之德,中间愧对列祖列宗。
像你范氏一门,无父无君,罪大恶极,帮助鞑虏出谋划策。
今日你有何面目,出现在我大明京师,待你兄弟二人生死之后,本官看你们有何面目去见,范文正公老先生!”
喜欢。
第378章 双周会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