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孙连城这么说。
      高育良也笑了起来,转念一想也是。
      毕竟孙连城背后有人,这点小事儿也算不了什么。
      于是说道:“连城啊,看来我这个电话打的有点多余了。”
      孙连城听了笑着说道:“不多余高老师,万一省里真的派人下来,到时候还得您给我挡一挡呢。”
      “哈哈……”高育良笑了起来。
      “你这个宇宙区长,可真是够精的。”
      开了两句玩笑之后,孙连城聊起了正事儿。
      “对了高老师,听说省常委的名额空缺出一个。”
      “您是候补常委,这次是不是能把候补这两个字去掉?”
      孙连城知道,高育良担任吕州市一把手这两年。
      为吕州的发展,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如果这次高育良能成为省常委,那估计很快就能更进一步。
      所以这次调整,对于高育良的政治生涯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电话里,高育良沉默了一下说道:
      “连城啊,我就不瞒你说了。”
      “梁群峰老领导给我打过电话了,说目前盯着这个名额的人可不少啊。”
      孙连城说道:“高老师您的成绩有目共睹,如果接下来一切顺利,我想应该问题不大。”
      “谁知道呢……”高育良从来不说百分之百的话。
      “吕州现在最大的短板,就是招商引资这一块儿。”
      “听说深港市近期有一个产业转移大会,有不少跨国企业,到时候我准备派人过去。”
      “看能不能为吕州,拉来几家大企业,补齐这块儿短板。”
      提到产业转移大会。
      这个孙连城还是很熟悉的。
      国内以深港市为代表的一批沿海城市,十多年前受到政策的照顾。
      率先开放,承接国外企业,大力发展经济。
      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
      这些城市的经济水平自然是不用说,而且跨国企业多如牛毛。
      深港市等一批沿海城市,最近几年开始了产业的转移。
      准备把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往中部省份转移。
      而在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匮乏的城市眼中,这些企业就是香饽饽。
      不仅能贡献税收,还能发展带动就业。
      不少地方,挤破头的都想把这些企业,给拉到自己的地盘儿。
      所以深港等沿海城市,不定期举办的产业转移会,就是中部城市招商的最佳舞台。
      高育良作为吕州市一把手,重视招商引资那也是理所当然。
      毕竟GDP的数据,是考核一个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
      听了高育良的话,孙连城说道:
      “明白高老师,希望能为吕州多拉几家企业过来。”
      又简单聊了几句之后。
      孙连城便挂断了电话。
      对于新闻的报道这件事儿。
      他知道热度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被遗忘的。
      也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处理。
      赵立春虽然看不惯自己,但是他还没有傻的去拿这件事儿做什么文章。
      毕竟配合这件事儿的,是部队的人。
      真有人拿这件事儿做文章,那不是连省军区也牵扯进来了?
      地方行政系统跟部队系统,那是两码事儿。
      一般地方上是不愿意牵扯部队的。
      毕竟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方也没权利处理。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相信赵立春就算知道,也不会说什么。
   

第411章 今天有惊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