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是品相好、又有年份的二八大杠,常顺自然会买下来。
     这样的“道具”,很实用。
     “我先看看,要是看上了价格又合理,我可以全买下来!”
     “行!车子就在仓库那边,我专门把它们放到了隔开的一处小单间房里,你跟我一起过来。”
     老板说着率先向着一处地方走去。
     他跟在了对方的身后。
     “你怎么称呼?”
     一边走,老板一边问他。
     “我姓常!你呢,贵姓?”
     “免贵姓周!”
     对方笑着回道,他是一名年龄50岁左右的人。
     “周老板,你这废品回收站一年应该能赚些钱吧?”
     常顺跟他闲聊。
     “还行吧!赚点生活费!饿不死。”
     “你倒是挺低调的,像你这规模,一年百八十万应该没问题!”
     在拆迁区混了这么多年,对于回收业务,可以说,他是相当的了解。
     一般的小站点,一年的收入都可以接近10万乃至更多。
     而像他这种规模,是小站点的至少十倍以上,利润自然更高。
     曾经他见过一个规模跟这差不多的,老板的年收入纯利润,在口罩三年之前大拆迁那些年,基本上稳定在150万到200万之间。
     也都是只收金属物品,以铁为主。
     那位老板娘买的跑车,可见其回收业务做的好,相当的有钱。
     常顺说周老板低调,主要是从其亲力亲为这种举动进行判断的。
     “没那么多,你知道的,口罩事件,断断续续的做着生意,百八十万,哪有那么容易。
     倒是你,我看你肯定是做古董生意的,你们那才是真正的赚钱。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你随便捡个漏,都能抵得上我们做几年的生意了!”
     “什么“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那已经是老黄历了,你说这话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了解市场。
     目前的古玩城,那些店铺是一家一家的关门倒闭,如果真能赚钱,他们会关门吗?
     现在是科技年代,你拿出手机自己搜索一下,多看看视频,多了解一下别人的评论,就能清楚这个行业!”
     常顺实事求是、客观的分析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大家并不是傻子。
     曾经古玩圈里的人,动不动一样东西都是以几千万、几个亿论藏品,真正的实际成交价,恐怕就几百块钱、几千块钱。
     这就像一些玩奇石的,说他们的石头值几个亿,有人出一个亿都不卖,后来百八十块钱都卖掉了。
     甚至给钱就卖。
     随着年轻人的不喜欢、不继承,想靠古玩忽悠人的时代已经终结。
     国家给出来的500块钱奖励,那是最真实的价格,不能再高了,不论你的藏品有多好,它始终只是一件东西。
     东西就只是个东西,仅此而已。
     “是吗?那我有空了还真要多刷一下这方面的视频,多看看评论、多了解一下。”
     聊着,他们就到了地方。
     废品回收站有监控,房子的门虽然是关着的,但并没有上锁,周老板打开房门,常顺站在门口第一眼就看见了里面放着的5辆自行车。
     除了自行车,还有两辆人力三轮车。
     五辆自行车,它们的站架都是立体式,让后轮可以直接腾空,这一看就是二八大杠。
     站架腾空,在不上锁的情况下,更方便修理。
     “常老板,你随便看,看好了我们谈价!”
     进入房

第82章 我全都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