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章 没人规定搞收藏就一定需要花钱的[1/2页]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月亮是哥踹弯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午饭之后,常顺就开车直接导航去了QP区三舅妈所说的那处渣土场。
     他到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两点了。
     因为目前不允许渣土车白天运送渣土,所以这里看不见渣土车,只能看见一堆堆的渣土沿着一处占地面积约六七十亩地的大堰塘周边倒着。
     所倒的土堆也不算多,看样子是最近两三天才开始施工。
     放眼望去整体看,这里似乎是在建一处大的公园。
     而挖掘渣土的特殊年代的垃圾场,距离堰塘那边不算远,大概两三里路。
     这个来时的路上,他开车看到过,那边停着的有挖机、有十几辆渣土运输车。
     其实类似于这种转运六七十年代生活垃圾的情形,在拆迁区、渣土场他以前也遇到过,还发现过不少有价值的物品。
     把车找了一处地方停好,常顺换了一身衣服、鞋子,戴上手套,背了一个双肩包向着倒土的位置走去。
     或许是上午周边捡破烂的人过来寻找了一遍,所以下午这里基本上看不见其他人。
     能看见的,也都是远处在菜地里面忙碌的人。
     用了大概五六分钟,他就走到了第一处渣土堆。
     刚才在过来的路上,他发现这边的一些地面,特别是沿着堰塘边缘一定距离的一条路面,都是用砖块铺成的。
     砖块是拆迁区拉过来的砖渣,先前肯定有铁,被别人捡过、砸过。
     这些从一些水泥板、水泥浇筑的大梁碎渣痕迹就能够看出来。
     路面并没有完全铺完,只是铺了一段距离,估计这几天晚上还会有渣土车拉砖渣继续铺地面。
     在砖渣路面与泥土路交界处,那里停着一辆推土机。
     不用说,现在是为修路服务,晚点也会推平倒过来的渣土。
     第一处渣土堆,看着局部位置露出来的少许泥土,因为气温低的原因,还保持着湿润。
     眼见之处,有一些六七十年代或者之前的生活垃圾,废弃物品,比如说:
     因为时间久,但还没有完全腐蚀完的老干电池以及已经腐蚀完只剩下中间部分的碳棒、电池其它配件。
     一些老玻璃药瓶,这些玻璃药瓶,大多数为医院用过的不同型号、不同大小,颜色也各不相同的药瓶。
     一些盘子、碗、茶杯等瓷器的残片。
     一些老酒瓶,罐头瓶,陶器、瓷器的碎片。
     当然,还有一些碎瓦片、砖块、石头,塑料制品。
     总之,渣土里面的东西种类很杂。
     目前是在相对干燥的条件下查看土堆,表面有不少的灰尘,如果是在大雨冲刷过后查看,那样会更加的清晰,说不定能发现小件的藏品。
     围着这堆土转了一圈,他发现有两个玻璃老药瓶、一个老酒瓶、两块瓷片比较有收藏价值。
     玻璃老药瓶,都不大。
     其中一个药瓶,颜色咖啡色,是一个长颈瓶,长度约12公分。
     另外一个药瓶,透明色,柱子状,长度约10公分,最大直径约1.5公分。
     这两个药瓶因为工艺的原因,能从外面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同的气泡。
     它们的年份都是民国时期。
     价值的话,不算贵

第50章 没人规定搞收藏就一定需要花钱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