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卖甩卖,大甩卖!最大古玩地摊,江南地摊倒闭了,老板黄嗬欠下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路了。
我们没有办法,拿着古玩抵工资,原价都是多、多、多的古玩,通通200块,通通只要200块。”
当他走到又一处地摊摊位附近时,一人口述广告词,声音忽然间传了出来。
喊声是从一位地摊老板的口中发出来的,这人年龄40岁左右。
这处地摊包括连着的好几处摊位,一眼看上去就跟之前看见的那些不同。
这些明显都是一线探测寻宝人所摆的地摊。
摊面上的东西,大多以金属类的物件为主,比如说铜钱、铜元、各类银饰品,其它的金属杂件,少量的瓷片、一些别的非金属材质的物件等。
这些人,是昨天参加寻宝活动的那批人。
昨天参加寻宝活动,今天参加古玩交流会,这趟出行,算是比较圆满。
“老板,你这广告词喊的倒是顺口,以前卖过皮包,现在转行了吗?”
听到摊主的“江南皮革厂”经典台词,一名顾客笑着道。
这台词,前些年大街小巷经常有人播放,很少有人没听过。
只不过现在被其稍微改动了下。
“皮包我倒是没有卖过,不过我卖过日杂品、小玩具!”
摊主看了对方一眼,笑着回道。
“是吗?以前卖那些,现在转行搞古玩,那肯定是更赚钱了!”
顾客又说。
“还得靠人照顾生意,你看看我这摊子上有没有你喜欢的东西,要是有,我给你优惠!”
“行!那我看看!”
听老板这样说,顾客开始在他的摊面上看了起来。
常顺也扫视着这处摊位上的东西。
表面上摆放着的物件,都是一些常见的种类。
对于他来说,基本上都见过。
“老板,这个模具多少钱?”
刚刚说话的顾客没用多久,就选了一样物品。
模具是制作饰品的模具,长方形,长度约15公分,宽度约8公分,厚度约2公分,材质是石头,看上去硬度很大。
这个模具正反两面都刻有图案,图案比较深,有花卉、也有叶子等。
“这是明朝时期制作银器发簪用的模具,正反两面都可以用。
它比较少见,一般的都只有一面,而这个是两面,你要的话,给1200块钱,我也不说2000、3000了!”
摊主想了想,说出了价格。
其实对于大多数的古玩来说,并没有固定价格,往往都是老板随口“胡说”、说几万块钱的是它,说几百块钱的也是它。
价格变动十分巨大。
“1200吗?还是有些贵了,你可不要把我当做外行,这类模具,不论是石头的还是铁的、铜的或者木头的,我收藏的可不少。
按照市场行情,这个600差不多。”
顾客听了老板报价,停顿了几秒,然后说道。
“我这个比较精致,你自己仔细看看!”
摊主说着又指了指那个模具。
“我知道它比较精致,不然也值不了600,那些粗糙的,也就几十块钱。”
顾客再次回道。
“600卖不了,你如果真心想要,就给个整数——1000块钱,低了这价,我先留着。”
“那你把这个骨头发簪搭给我,我给你1000,这骨簪也就几十块钱!”
顾客说着拿起了一根簪子。
这根簪子圆
第41章 你把珠子弄下来,剩下的我怎么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