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人家接盘,基本上都是当做垃圾购买。[2/2页]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月亮是哥踹弯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多少钱?”
     一名围观的顾客问价道。
     “这幅书法装裱了,字数也比较多,要150块钱。”
     摊主看了看书法,然后回道。
     哪怕是外行人,书法装裱跟普通白纸还是能够区分的。
     “100块钱行吗?100块钱我买了!我看别人地摊上装了裱的书法字画,也就几十块钱。”
     顾客还价。
     “那不一样,那些可能是拆迁区低价收过来的!我这成本高!你诚心要,给130好了,我再优惠20块钱,这也就是我的成本价了。
     你能要就要,不能要我也没办法,只能卖给别人。”
     摊主说的很认真,不是玩笑。
     其实对于拆迁区,一些收古玩的或者说收废旧的,遇到别人搬家之后,特别是一些名气小的书法家、画家,在他们去世后,所留下来的大量作品的情况并不少见。
     常顺曾经就有几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有搬迁户的家里有老人是书法家或者画家。
     这些老人有在世的,也有去世的。
     不论在不在世,他们因为搬迁,都会大量出售物品,也不管是装裱的还是没有装裱,通通低价出售,给钱就卖,甚至打包处理。
     他购买的价格,哪怕是装过裱的,也就二三十块钱或者三四十块钱,购买多了,因为量大,还有优惠。
     都不够找人装裱的费用。
     不过这也正常,处理价就是处理价,还有很多人哪怕降价处理,也要等机会才能卖出去。
     往后,随着开古玩店铺的人相继转行,越来越多的人关门,他们店铺以前的一些藏品,大多数也都是跳楼价、腰斩价抛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价格不够低廉,是没有人愿意接盘的。
     人家接盘,基本上都是当做垃圾购买。
     而那些所谓的古玩,大多数本来就是工艺品,就是垃圾,贵了谁买?
     “行!130就130,我要了。”
     看了看摊主的态度,顾客想着不可能把价格继续往下压,也怕别人买去,就同意了下来。
     商量好,这人就扫码付了钱,把书法卷起来拿着离开了。
     “老板,你帮我写一幅书法,书法的内容是:
     清晨出门夜半回,茫茫人海我是谁?
     打工路上青春尽,年复一年何时归。”
     又一名顾客从手机上找到了他喜欢的内容,对摊主说道。
     随后把手机递给对方看了起来。
     摊主看过之后,按照他的要求,又拿起毛笔开始写着。
     之后的时间,有新逛过来的人在摊位前看着,这些人有找老板写他们认为比较好的内容的书法,也有人直接购买地摊上先前写好的书法。
     常顺最后也买了一幅装过裱的书法。
     书法的内容是:
     “观史知今当思进退,读书养志可识春秋。”
     这幅书法,字迹比较少,整体面积也不大,跟摊主商量好,价格是100块钱。
     他之所以购买这幅书法,也是打算拿回去给两个儿子以及闺女看看,让他们以后在学习中除了多看书,还要多思考。
     也就是所谓的——“不要只顾着埋头苦干,还要抬头多看看路。
     方向要对,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喜欢。
  

第38章 人家接盘,基本上都是当做垃圾购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