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拿出带过来的小洋镐、小铁锹,把床挪开,然后开始挖起了地面。
     刚才在挪床的时候,在头灯的照射下,他看见从床上掉下来了一个银戒指,顺便把它捡了起来。
     下雨天,又是在卧室里面,光线暗,没有头灯,角落里面的东西看不清楚。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寻宝人,各种情况他面面俱到,考虑的很清楚。
     戒指是老的,年份看着应该是民国时期,顶针一样的造型,面上雕刻有“福”字、花卉图案。
     把它放到背包里,用小洋镐砸开地面上的一层薄薄的水泥,里面露出了青砖砖块。
     这样的历史建筑老房子,有人会铺上水泥,也有人会贴上瓷砖,但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原生态,让其保持原样——就是原来的青砖地面。
     只要砸开一处位置,再用小洋镐撬动水泥就很简单。
     很快,一个面积大概1平米左右的区域被他弄开了。
     把青砖拿出来,下面就是泥土层。
     挖了一会儿,泥土层之下又露出了煤渣层。
     大户人家,为了防潮、防虫,都会在房子里面铺上一层煤渣。
     这个之前提到过。
     观察土层,是寻宝人必备的技能,这里的土,煤渣并非纯正的煤渣,里面混合着一些泥土。
     以他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很容易看出被人动过。
     如果是最初的土层,煤渣通常就是煤渣、泥土也就是泥土。
     动过了才好!
     这样更能说明里面埋藏着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能是物品埋得较深,虽然往下挖了差不多一尺,他依然没啥发现。
     害怕窖藏的物件是装在青花瓷那样的瓷罐里,常顺挖着的时候很小心。
     因为不排除外面的容器比里面的东西更加值钱的可能性。
     又挖了几锹煤渣土层,一个青花瓷材质的物品露出了一部分在他的视线里。
     在头灯的照射下,很显眼。
     不知道是不是装东西的容器。
     怕弄坏这个物件,他扩大了挖掘范围。
     就这样挖了一会儿,感觉差不多了,常顺从房子里面找了一根筷子进来,开始从之前发现瓷器局部位置的地方扒拉起了周边的煤渣层。
     让他意外的是,等瓷器全部显露出来后,他发现居然是一个长方形的印泥盒。
     这个印泥盒并不是很大,长度约10公分,宽度约8公分,高度约6公分。
     虽然不大,但却很厚实。
     它的面上画的图案是花卉、几何纹饰,底部没款。
     打开印泥盒,又一次让他感到了意外,里面居然还放着东西。
     东西被粗布包裹住。
     他快速的打开布料看了下,发现是一枚印章。
     这枚印章很油润、细腻,材质看上去是寿山石,准确的说是芙蓉石。
     石头的颜色为烛红色,形状是长条形。
     印章的底面为正方形,边长约两公分,高度约4公分,雕刻的字迹依然为篆体。
     或许正是因为厚实,印泥盒才没有任何的破损。
     刚才用眼睛扫视瓷盒的内部,他还发现里面残存的有印泥。
     不过时间过久,已经变得干燥。
     在还没有挖出大货之前找到了这个印泥盒以及里面的印章,也算是大有收获。
     把它们包好放进背包里,常顺拿起小铁锹继续挖起了煤渣。
    喜欢。
  

第484章 动过了才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