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2章 好吧!那就是他打眼了[2/2页]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月亮是哥踹弯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别是玉器或者翡翠,年代只是一方面,主要是材质,只要不是合成料,材质没有问题的话,依然有价值。”
     李老板想了想,然后说道。
     “你这是在帮对方找回一点面子吧!打眼了就是打眼了,材质虽然没问题,但商代的跟现代的能一样吗?
     古玉跟现代玉石价格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如果真是商代时期的玉,跟新玉价值差别巨大!”
     听了李老板似乎在为詹老板开脱的话,沈老板笑着道。
     毕竟詹老板是他们沄州古玩城的人,从大一点的范围讲,丢人也是丢他们古玩城的人。
     对方帮忙开脱一下也很正常。
     “老沈说的对,古玩古玩,就在乎一个古字,离开了年份,那就不是古玩了。”
     周老板也跟着说道。
     不过常顺倒是不完全那么认为。
     从古玩行业的人来讲,他们的观点是对的。
     但从普通大众群体来讲,古玉还不如新玉。
     对于一些古玉,死人用过了的东西,你就是送给人家佩戴、收藏,有些人都觉得瘆得慌,不吉利,不想要。
     而现实中,不搞收藏的人更多,起码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
     收藏品的价格,也只是被人炒作起来的。
     后世随着老一辈搞收藏驾鹤西去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不玩了,没啥接班人,又没人炒作,那些藏品的价值,每况日下。
     越来越多的人,也渐渐清醒,所谓的藏品,终究只是个藏品,不能抵押贷款,拿去购物,价格稍微高点,也没人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曾经繁华的收藏景象,已经不见,大多数古玩城,入不敷出,人去楼空。
     当然,那是以后。
     但在当前,包括往后十几年,古玩行业,正是一年比一年更加繁华的年代,也是能够真正赚到钱的年代。
     “只要东西不到代,并且到不了民国,那就是打眼!”
     刘老板也跟着说道。
     “好吧!那就是他打眼了。
     打眼就打眼,谁能保证出去买东西就没有打眼的时候。
     大家都是从学徒过来的,你们难道没交过几次学费?”
     听他们都这样说,李老板看了几人一眼,笑着道。
     “你这话我倒是不反对,想当初我刚接触古玩的时候,也就八几年吧,买了一块袁大头,图便宜,那时就打过眼。”
     沈老板想到了往事,又说道。
     “我记得刚接触古玩那会儿,买了一枚勋章,当时觉得这样的东西没人敢造假吧!
     但后来拿回去让别人看,人家都说是假的,并且还说RMB都有人敢造假,还有啥东西不敢做假的。”
     周老板也跟着说道。
     “我那会儿接触古玩…………”
     大家又聊到了各自的一些经历。
     常顺也说了他自己的经历,曾经逛古玩地摊,他买了一个制作钱币的模具——钱范。
     这个模具是土陶的,上面刻着“康熙通宝”。
     本来以为这样的东西是真的,后来拿给别人看了后,人家都说是假的。
     制作这样的钱范很简单,把钱币按在泥巴的面上,再把钱币拿起来,烘干处理,都不用入窑烧制。
     不过它买的并不贵,也就20块钱,损失不大。
    喜欢。
  

第302章 好吧!那就是他打眼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