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6章 常老板,今天来这么早啊[1/2页]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月亮是哥踹弯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年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正式搬迁,不论是JA区京城西路,还是LW区徐家汇路,搬迁的住户已经不少。
     这一个多月以来,一方面因为距离有些远的原因。
     另一方面探测寻宝、加上选书等原因,常顺一直没去那些搬走了的拆迁户家里寻找扫荡。
     3月28号,也就是周日,陪叶雨晴去田斌家的第二天,中午吃饭,父亲跟爷爷奶奶打了电话,说好了4月2号回老家,3号祭祖。
     今年的清明节,包括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他都打算回去一趟,给祖先扫墓。
     今天是周一,29号。
     趁着2号回家之前的这三四天时间,常顺准备在两处拆迁区逛一下。
     去那些门窗被砸,人已经搬走了的住户家里扫荡一遍,碰碰运气。
     早上跟宋芫一起吃过早饭,他就开车去了JA区京城西路那边的拆迁棚户区。
     到了地方,把面包车找了处合适的位置停好,他就向搬迁户住的区域走去。
     一路上,能听见敲打门窗以及玻璃破碎的声音。
     这种熟悉的声响,不用说,是拆迁的工人正在工作。
     这里的工人,之前来,从那些骑着三轮车回收废旧的人手里购买东西、遇见时,常顺也接触过。
     还跟他们闲聊了几次。
     通过聊天,他知道这边的拆迁,分成了两个班组。
     每个班组被安排去搬走了的住户家拆房子的人,依然是三个人。
     而这六人的年龄,也是四五十岁左右的样子。
     为啥拆迁区都找这样年龄的人,常顺的想法是:
     “一般过了40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做事更加沉稳踏实、吃苦耐劳。”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观察发现的,别的地方,可能不一样。
     先前发名片,常顺跟每个班组的其中一人也留了电话。
     留了电话的二人,其中一个班组的拆迁师傅姓丁,另外一个姓祝。
     只要进了拆迁区,在这个年代来说,必定是旱涝保收,就算捡不到东西,晚点去那几处废品收购站,也能选到旧书。
     过来了,他怎么的都不会白跑一趟。
     “常老板,今天来这么早啊!”
     走到一处拐角,他遇到了个熟人,是在这里骑三轮车做回收旧货业务的周老板。
     对方看见了他,跟他打着招呼道。
     看他样子,是准备在这边的一家住户家里购买东西。
     “是啊!有两天没来了,今天就来得早一点。你弄到我能要的东西了吗,那种精品啥的?”
     他也跟他打了招呼。
     “没有,一会儿要是弄到了,我打你电话!”
     “行!”
     简单的聊了两句,常顺继续往前走去。
     边走边观察。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处历史建筑样式的民国时期风格的老房子。
     今天过来寻宝,他本来就是抱着先扫荡老房子的目的来的,房子越老,他越喜欢。
     因为除了表面,墙里、大梁、瓦片以及地面之下,都可能存在未知的物品。
     这户房子没有院子,是那种木式结构两层楼,占地面积,从外面看,是两间房。
     木制门窗已经被拆迁的工人砸了下来,随意的扔到了地上。
     常顺直接走了进去。
     进到房子里面是一个大厅,从大厅往里看去,有一处走廊。
第196章 常老板,今天来这么早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