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忧[1/2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贾琮原本想要和平等人吃团圆饭的意愿,终究还是被耽搁下了。
      也不知是否是因为之前否定了内阁规模官员调动的缘由,所以文官们故意来寻麻烦,总之,在午时时分,军机臣林清河、吴琦川并新任户部尚书左中奇求见。
      含元殿内,贾琮目光清淡的看着三位当朝重臣。
      左中奇原是齐鲁巡,新党中坚干臣,为崇康帝所重,调入京中升为计相,执掌户部部堂。
      左中奇看起来相貌寻常,但周身气度凝练,看得出平时颇有威仪。
      见礼罢,贾琮开门见山问道:“何事?”
      林清河和吴琦川概不习惯这种直来直往的说话艺术,一时似不知如何作答,左中奇倒是干脆,躬身道:“启禀太子殿下,臣等是为国库银匮之事而来。”
      贾琮闻言,微微眯起眼,道:“新法行已有二年,国库日渐充盈,朝廷怎会有银匮之事?”
      林清河这会反应过来,忙道:“殿下,若按正常年份,户部的银子自然是够使的,还会有盈余,怎样也能支撑到夏税解入藩库。只是今年实在是……诸事太多。只两场国丧,就要花费百万两银子。当然,这笔银子该花。除此之外,还有铁网山春围之事,死伤无数,为恤战殁兵卒,朝廷又要额外支出一笔银子。再加上先帝从边军调拨数万军进京,更是一笔开支……这些银子花完,若国中无事,臣等也能咬牙坚持,总也能熬到夏税收上,也就应付过去了。
      可是,夏汛将至,今年南省多雨,洪涝不减,河道衙门急奏,长江水位已经超过往年水准。河工要加强,这笔银子无论如何也少不得。另外还有齐鲁之地,今年遭遇旱,绝收已成定局。若不安妥当,数百上千万灾民流离失所,将会成为祸哪!
      可除却河工银子,朝廷实在拿不出赈济灾民的银子了!”
      贾琮脑仁隐隐作痛,问道:“河道需要多少银子?齐鲁又要多少银子?”
      吴琦川忙道:“按照过往的经验,河道至少还要二百万两银子。至于齐鲁……怕是千万两银子都打不住。齐鲁之地的粮价,已经开始飞涨了……不过殿下,臣以为,若是河道能有贤能之臣出掌,说不定能少用许多银子。”
      贾琮闻言险些气笑,他面色骤变,目光凌厉的看向吴琦川,沉声道:“孤之所以不愿以帝王之术行平衡之道,便是为了朝廷在办事时能少些党争算计,能同心协力往一使力。国难当前,孤实不希望再有第二次。孤身负前朝皇族血脉,亦曾设想与诸臣立下不杀士夫之誓。但吴卿今日之表现,让孤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吴琦川闻言,面色骤然煞白,一口老血差点喷出,眼神骇然的看向贾琮。
      何谓杀人不见血,无过于此!
      此言何其毒也!!
      若是让天下士子知道,太子本欲立下“不杀士夫”的誓言,却因他而毁,吴琦川用屁股思考,都能想到他的下场如何。
      满身汗如同水里捞出来的一般,吴琦川跪地磕头道:“殿下,臣昏聩无知,臣……”
      “你昏聩?不,你一点也不昏聩,你精明的很!”
      不等吴琦川说完,贾琮便厉声道:“为了争权夺利,你绞尽心思!为了不让赵青山、柴梁进京,你们更是煞费苦心!
      昏聩?论能为,论手段,你吴琦川也算得上当世人杰,新法伟业,你吴琦川功不可没。
      可是你的眼界和胸怀太窄,你的名利之心太重!
      是不是以为孤暂不理政务,将权悉数托付于你们,你们就也想尝尝如宁则臣一般持天下权柄的滋味?以为赵青山柴梁那两个硬骨头回来,你们就不自在了?
      你们以为这天下权是福利么,是给你们享福受用的么?
      先帝坐在这个位置上,十四年如一日,战战兢兢,一天只睡两个时辰。宁则臣年不过五十,就熬的满头白发,耳聋眼花。
      他们是在享福受用么?他们是在用手中的权作威作福么?
      不是!
      他们是在为乾的亿兆黎庶,是为了开乾万世之太平而受苦。
      如此,才有了今日乾新法行的局面,他们的丰功伟绩,才会被青史铭记,才会被万民敬仰。
      你们分明已经参与到了这场伟业中,付出多少艰辛努力才打开了这难得的开局,为何不继续同心协力的走下去,彻底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偏为了些蝇营狗苟,自甘下贱!!
      你也是经世的儒,怎会堕落到这个地步?
      你这连党同伐异都不算,纯粹是因为利欲熏心!
      若是新法业因你今日而起的党争夭亡,你吴琦川便是乾的千古第一罪人呐!”
      “噗!!”
      吴琦川一口心头血再也忍不住喷出,面如金纸的跪倒在地,整个人颤栗不止。
      而一旁的林清河、左中奇均是面色变。
      今日之言若是传了出去,吴琦川自然落得个连狗屎也不如的地步,一生清誉丧尽,成为天下啐骂唾弃的对

第六百九十三章 解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