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1/2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畿内首险,三秦镇钥。
      自古以来,潼关便是天下有数的必争关隘之一。
      南倚秦岭,北靠渭、洛,西临华山以为屏,东邀深谷绝崖。
      唯中间通一条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
      站在漫漫雄关门楼之上,俯察黄河,真真险厄峻极。
      贾琮负手而立,眺高望远,看着这江河山谷……
      这一刻,似将整座江山都踩在脚下。
      然而距离他不远,两个身着宫妆的小黄门,却面色惨白,瑟瑟发抖。
      他们是奉崇康帝旨意,行八百里加急,传急诏招贾琮立即回京的。
      可他们二人做梦也没想到,贾琮不是带着他的亲兵家将们回来的,而是带着两万同军镇的强军回来的。
      甚至,已经接手了关中门户潼关。
      而此刻贾琮一人站在城门楼前观天下,身旁竟无一人敢并前。
      这阵势……
      纵然两个小黄门再痴蠢,也察觉出不对了。
      这些人居然占了潼关!!
      老天爷!
      一时间,二人只觉得天都要崩塌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些人疯了吗?
      “公子,既然那位急诏公子回京,公子倒也不必再随军一道行动。二万军至京,至少要一二日功夫。公子轻装上路,快一点二三个时辰也就到了。”
      金军上前,躬身说道。
      贾琮并未回头,轻声道:“没这二万军,那边能掌控住局势?”
      金军呵呵一笑,形容奇伟的面上,皆是自信。
      银军道:“公子,非我等轻狂骄奢。实这二年多来,我等日夜谋划之事,便在此时。文官方面倒也罢,虽上下内外皆是新党之人,暂时却不需理会。这些,需要公子以后自己去压服……但是其余之事,实不足道。凡是能影响局势变节之人,都已经或死或残。边军那里,也早有安排。此次进京的边军……”
      “啊!”
      “啊啊!”
      银军话为说完,一直跪倒在后面瑟瑟发抖的两个小宦官之一,似再也听不下去崩溃了般,叫两声,猛然往外逃去。
      仿佛这边并非可观日月山河的天下雄关,而是最可怕的修罗地狱。
      虽发生这般变故,银军却是连停顿也未停顿一下,继续不疾不徐道:“此次进京的边军里,守备以上的游击、参将,皆为当年老将,都是十成十可信之人。毕竟,这江山天下就是王爷当年带他们打下来的。而且……”
      “啊!”
      逃往城门楼石阶方向的小黄门惨叫声传来,却无人理会。
      展鹏、郭郧等贾琮亲兵,也一个个眼睛睁的和铃铛一般,听着这一句句“天书奇谈”。
      时至今日,他们都有些接受不了这等玄奇之事……
      银军看着转过身来眼神冷静非常的看着他的贾琮,道:“而且,一道武王令下,京营中凡贞元一脉出身的勋贵武将,都无人敢妄动。纵然有人不知死活,也早已安排妥当。而所谓的开国功臣一脉,现在还未成什么气候。铁网山时若非贞元勋臣自相残杀,开国功臣那些日薄西山多年的残余勇力,根本保不住伪帝……还有就是,王爷和小九早有定论,宫里那位的事,公子最好不要沾边,不能留下任何让人说嘴的地方,毕竟,公子以后的路还很长,也会很难……”
      贾琮闻言,面色和目光都看不出任何感动,他轻声问道:“也就是说,我归京之时,那边一切都要结束了?”
      以银军的阅历,他此刻都看不出贾琮到底是喜是怒,心中是何心思,只能如实道:“具体任何尚且不知,但多半如此。所以,公子不必等候这二万军随行,可先一步进京,早日去见王爷……”
      贾琮闻言,不置可否,又转过身去,远眺神京方向。
      一轮红日西斜,将整座潼关雄城染成了血色。
      晚风渐起,吹拂的众人背后之披风猎猎作响。
      直到一柱香功夫后,贾琮才霍然转身,步往城门楼下走去。
      金银二军、展鹏、郭郧等人见之,纷纷神情一凛,阔步跟上。
      此次归京,许已改天换日……
      ……
      “你说什么?”
      坤宁宫东暖阁内,董皇后目眦欲裂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小昭容,声音尖锐到刺耳。
      那小昭容颤着身子将太后和孙老嬷嬷的话又重复了遍,董皇后闻言,惊怒交加,如遭雷劈一般,面色煞白。
      这小昭容是她早先放在太后宫里的人,原本也没打算做什么,不过放一道眼线罢。
      却不曾想,会带给她这样的“惊喜”!
      董皇后在皇宫中待了十四年,之前还在雍王府内待了十来年。
      这二十多年,她不知听过甚至亲眼见过多少天

第六百七十九章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