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六章 事不可为[2/2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此推断,但也能料定,此事断非诸位前辈所为。”
      方哲最先开口,他笑道:“清臣啊,你之前分析之言,极有道理,看的也透彻,明香教当年是靠肆吸收信众,命信众供奉家财,从而敛去量金银以为根基。这些年虽偶尔也听闻有这等惨事发生,但多是孤立之事,刚露出些苗头便销声匿迹了。仅凭这等手段,明香教是无法立足的。势力之言同样如此,这般看来,倒是我们几家嫌疑最。为何你又会撇清我等?清臣,你可不要因私废公,见我等与松禅公有些旧交,就放我等一马哦。”
      此言让众人都笑了起来,贾琮亦是微微一笑,道:“叔和先生雅量。之所以这般认定,是因为若是几位前辈所为,必是为了阻拦新法,以求自保。但前辈等人却绝不会希望见到江南生乱,还是乱。诸位前辈皆为品德高洁儒,名扬海内,怎会为一己之私,乱了社稷根基?况且,一个动乱的江南,对前辈们也绝无好。所以晚辈以为,绝非前辈等人所为。”
      褚东明奇道:“清臣,你先说我们这几家最有嫌疑,然后又说绝不是我们,那到底是何人?”
      贾琮笑而不语,褚东明还想追问,却听宋岩道:“好了,小辈的事,就交给小辈们去解决罢。”
      听闻此言,褚东明等人面面相觑,似有所悟。
      方哲看了眼宋岩,又看向贾琮,道:“清臣,我等如今皆不拿小辈视汝,有些事,也想跟你寻个主意。”
      贾琮忙道:“不敢。”
      方哲叹息一声,看向宋岩道:“松禅公,势难挡啊。自秦家、白家、安家始,漏洞频现,江南本地望族抵挡新法的防线,被撕裂了好的三条口子,虽还未倒塌,但势已经远去……其实,就算没有此事,亦是早晚之事。可到底是百年家业,吾等宗族立世之本。连清臣都明白,若无财力,明香教难成事,更何况吾等?可如今,吾等老朽当真计穷矣。”
      从秦家、白家、安家三家开始清算,可以将半个江南,甚至半个官场都牵连进来。
      高举清查谋逆的旗,朝廷只要下狠手,基本上想拿下哪个就拿下哪个。
      这一点,但凡明白点的人,都看得出来。
      不用别人,只要差遣锦衣卫行事,没哪家能挡得住。
      方哲深知此道,故而向贾琮求助。
      倒也不算是向贾琮求助,而是向贾琮背后的天家势力,求条生路……
      事情,总不能做绝了。
      就算崇康帝,本意也不是将这些地方豪族斩尽杀绝,那不可能。
      宋岩闻言后微微颔首,沉声道:“自旧党于中枢内阁全面溃败以来,实际上势就已经定了。叔和能有此想,算是远见。”
      方哲闻言,苦笑着连连摇头。
      论本性修养,他本儒,焉会愿意坠入名利财势的算计中以自污?
      只是……
      若没有方家那万顷良田,成败上千的仆婢,他也不可能取得今日的读书成就。
      真当诸葛孔明躬耕南阳,他就是在种地?
      不出茅庐而知天下势,与天下名士书信往来,那都是要花费巨量银财的。
      不然就是想读书都没有书读,在古代,书本是奢侈品。
      财侣法地,财居首位。
      可见其重要性。
      所以,为了方家百年世家的传承,方哲不得不放下清高,四奔波寻计。
      宋岩见方哲如此,便问贾琮,道:“琮,果真没有什么后路么?”
      贾琮沉吟了稍许,道:“先生垂询,弟子不敢隐瞒。在金陵理贾家内务时,贾家亦有人询问出路。弟子言之,可以江南之地,换取黑辽之地。黑辽虽然苦寒,但土地肥沃异常。国朝鼎力之时所册封的八国公,皆在黑辽有田庄,收获不浅。当然,论收成远不如江南,但总是一条出路。不过,此议被贾族众人毫不犹豫的否决了。除此之外,弟子别无旁策。”
      黑辽三省在这个时代,连三成土地都未开发出来,还是名副其实的北荒。
      作为世界三黑土平原,东北黑土区的潜力无穷。
      后世,仅黑辽三省产出的粮食,就足够养活几亿人口,而乾总共也不过一亿人口出头。
      当然,以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生活工具,远不能和后世相比。
      但无论如何,黑辽之地若是开发出来,都能极的缓解乾内陆日益激烈的土地兼并问题。
      可是,贾琮知道那是一块宝地,然而对当下世人而言,黑辽之地是真正的苦寒蛮荒之地。
      对其印象,唯有茹毛饮血的蛮族人,和占据一年半数时间的冰天雪地。
      他们又怎会甘心去那里?
      纵然以方叔和的智慧和心性,听闻此谋,都紧紧皱起眉头,眼中忍不住的抗拒。
      宋岩与贾琮师徒二人对视一眼后,无奈一叹。
      事不可为……
      ……
      推荐都市神老施新书:

第四百二十六章 事不可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