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零八章 危临[1/2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荣国府,正门。
      除了有宫中传旨天使降下,或是极贵之贵客临门外,荣国公府的正门,一年到头几乎从未开过。
      然而今日,荣府正门开。
      贾家自贾政起,还有贾琏、宝玉、贾环、贾兰,甚至还有东府的贾珍父子,竟齐全了。
      贾琮乘车归来时,见到这个排场也是一惊,忙令车夫绕路,不让从正门前过进西角门。
      正要命车夫停车,他先下车,然后马车从后门入内。
      却见贾琏带着宝玉、贾环和贾兰、贾蓉叔侄五人竟迎上前来。
      远正门月台上,看着他一副愕然不解的模样,贾政与贾珍哈哈笑着,看起来,心情都极愉悦。
      贾琮摸不着头脑,自车上下来后问迎上来的贾琏道:“二哥,老爷和你们这是在迎谁?”
      贾琏也乐呵呵道:“除了迎‘少年可为百世师,四言当为天下法的‘贾子,还能迎谁?三弟,你是愈发了不得了,都快成圣人了!”
      贾琮闻言唬了一跳,一边往月台上走,一边摆手道:“这话可不能乱说。”
      待近前,要给贾政行礼,却被贾政亲自搀住。
      贾政看贾琮的眼神,真正比看自己骨肉还要亲,连连赞道:“好啊!好啊!”
      贾琮忙解释道:“老爷,那四言……”
      贾政笑着打断道:“我知道,是你得自松禅公与牖民先生的教诲。宝玉舅舅早早打发京营录事前来详细禀过了……”
      贾琮好奇,既然知道怎还这般张旗鼓?
      一旁贾珍哈哈笑道:“三弟真是实诚之人,虽然此四言是你从你先生和衍圣公的教诲中所得,可到底还是出自你口,而不是出自他们之口嘛!
      这样可以媲美圣人之言的话,是要录入族谱告之祖宗,日后也要传诸子孙的。
      若非咱们家是武勋,连勒石立碑也少不了。”
      贾政闻言,也颇为惋惜。
      贾家荣宁二府皆以军功起家,如今祖宗伟业衰败成了宗亲之爵,本就是憾事。
      若是再“衰”成文官,那祖宗的棺材板怕要压不住了。
      所以这等锦上添花的事,不能太过办。
      贾琏笑道:“虽不能勒石立碑,能记进族谱也是天的荣耀。”
      贾蓉捧场道:“极是极是……”
      贾珍对这个子却没甚好话,冷笑一声道:“你极是什么?你也有脸开口?下流孽障,你三叔叔说的那四言,你读得懂?”
      贾蓉被骂的面红耳赤,其他人都不好相劝,贾政只能勉为开口道:“蓉也是懂事的,不过日后总要多读些书才好。”
      贾蓉忙讷讷应下,心里颓废……
      贾琏笑着对贾琮道:“先进去吧,给老太太请了安,再去宗祠上香。今老太太再不会骂你,这才多一会,已经来了好几拨送礼贺喜的了。还有不少问三弟的亲事……”
      “哈哈哈!”
      此言一出,莫说贾政、贾珍,连宝玉、贾环等人都笑了起来。
      贾琮自然不会担心什么,现在贾赦没两个月好活了,谁家也不会这个时候来说亲,否则就有冲喜之嫌。
      三年后的事,三年后再说。
      只是贾琮确实没想到,这四言的影响力,会这样……
      想想前贾母还说,他读书读的再好,也只是一个人的光彩,想来她想不到,今他就会贾家迎来这样的荣光。
      呵,老太太今日怕又要尴尬一阵了……
      贾政和贾珍、贾琏又说起了中秋祭祖之事,今日已经八月初十了,再过四天,就到了中秋。
      中秋佳节,贾家要开祠堂行朔望之礼。
      又言道往年中秋祭祖,祭拜先人总用一套老词,说说子孙无忧,家族繁衍,今岁却有了新词,祖宗跟前也有体面云云。
      后面,贾环拉着贾琮,小声怪贾琮没有带他去见见世面,还遗憾贾琮这次没提他……
      宝玉素来不愿搭理这个庶弟,这会闻言忍不住笑道:“怎么提你?难不成再加一句,读书是为了给贾环变戏法?”
      贾琮和贾兰闻言呵呵一笑,贾环则垂着脸,一双眼睛不时往上瞟,目光中带有杀气……
      贾家众男丁刚说笑着迈进荣国正门,忽然,打公侯街东面,一架马车疾速驰来。
      马蹄铁踩踏在石板路上,竟碰出了火花。
      车轮碾压声,都带着一股焦躁。
      闻此动静,贾政、贾珍之流都顿住了脚步,回过头皱起眉来。
      纵然贾家如今不比从前,可两座国公府矗立在此,正门前御笔亲书的敕造国公府也在。
      在此门前,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对面街上行人也要放缓脚步,这是起码的敬意。
      不止是对贾家,也是对天子。
   

第二百零八章 危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