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 赠礼[1/2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未破晓,晨霜满地。
      启明星犹在。
      “吱呀”一声,墨竹院东耳房屋门打开,刚起床洗漱罢的小红和春燕走出门。
      刚一出门,屋外凛冽的寒气就激的两人齐齐收了收脖颈。
      不过看到正堂窗纸上倒映的身影,两人眼中都闪过一抹担忧。
      自那日王熙凤来传东路院的“旨意”已经三天了,这三天来贾琮愈发忙碌。
      每日睡的极晚,起的极早,不停的写,连毛笔都抄坏了两支。
      这般下去,怎么了得……
      心里一叹,二人不再顾忌外面的寒冷,一起往正屋走去。
      挑起毡帘,推开门进去后,两人就感觉一阵清冷。
      眼见火盆里的炭已经快熄灭了。
      春燕微微摇头,前去添炭。
      小红则正经上前去劝道:“三爷,不能再这样熬下去了,身子要熬坏了呢。”
      贾琮闻言,堪堪收笔。
      又抄写了遍《无量寿经》……
      只是他的面色并不像小红和春燕想的那样困倦疲惫,反而看起来很有精神。
      听闻小红的话后,贾琮搁笔看去,笑道:“我子时就睡了啊,从子时睡到了丑时三刻。
      虽然短了些,但最是补身子的时间段,不妨事。
      小红姐姐,旁人都道我摊上了一桩苦事,但我却在苦中作乐。
      前些年一直忙于……别的事,想写字都没功夫写。
      哪像现在,白天黑夜的写,过足了瘾!”
      小红听的含糊,只以为贾琮是说东路院的生活不得意,因此没在意,她哭笑不得道:“那也不能这般拼命呀!再说,二姑娘、三姑娘还有史大姑娘她们,不都在帮三爷抄写吗,还说是当做画资。
      就是不知宝二爷和林姑娘怎么不帮,不过他们也没寻三爷画像儿……”
      贾琮呵呵一笑,道:“人家愿意帮忙的,是情分。
      不帮的,也是理所应当。
      咱们应当只记着别人的好才对……
      不说这个了,小红姐姐,你可别以为我是打肿脸充胖。
      我还真有收获。
      以前写字,只觉得自己有天赋,就沾沾自喜。
      偶尔挥毫几笔,被人一夸,就觉得有名堂了。
      可如今大量书写后,我才明白,这书法,到底还是要多写才是。
      熟能生巧嘛!
      只有多写,才能越写越好!”
      说罢,他又从身旁摞的等身高的纸堆上拿出一张纸,铺展后,精气神十足的提笔蘸墨书道: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
      贾琮现在所想,其实很简单。
      他自然不可能在三月里抄写出一万遍经文,除非是后世用电脑复制黏贴,不然谁都做不到这点。
      不过在他看来,这也正是大房愚蠢之处。
      他们若是要求十遍二十遍,亦或是一百遍,贾琮还真没法子,只能老老实实的拼着命完成任务。
      可一万遍……
      这事若传出去,妥妥又是一桩苛虐庶子的丑闻和笑话。
      若非贾琮必须还要做做姿态,他甚至都不愿搭理那些无知妇人。
      当然,这件事的为难之处,在于贾琮不能主动向别人“哭诉”,只能等着“能做主的人”去发现……
      事关孝道,不敢有半点瑕疵。
      二十四孝中甚至有割股疗亲之例,只让抄写经文,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此事不能由贾琮说出口。
      但让贾琮哭笑不得的是,经过之前那些事后,东路院那伙子,怎么就没有半点长进。
      在圈禁在东路院的那间耳房时,他尚且能让人发现他的苦处,如今难道比先前还难?
      先做足姿态吧,自有她们好看的时候……
      ……
      天色渐明,一抹鱼肚白出现在东方。
      寂静了一夜的荣国府,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沸沸扬扬的热闹气儿。
      奴婢仆妇们总会比主子先起一个时辰,准备好热水洗漱之物,取来浆洗晾干的衣裳。
      厨房上空,也浮起阵阵炊烟。
      房内,七八个妇人正在忙碌着。
      她们正在为主子们准备早餐……
      荣府内,大小厨房有五六个。
      贾母老太太自然是独享一个,里面食材供给也都是一等一的上品。
      贾政王夫人夫妻俩,又单设一个。
      自然,东路院贾赦夫妇也少不了一个。
      另外王熙凤夫妇俩,也有一个小厨房,只不过不经常用。
    

第四十六章 赠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