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大运流转,自清明[2/2页]

一位探险者的自传 爱信不信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没有一丝厌烦,仿佛可以在这种环境里为他人解惑是种享受:“阿赖耶识是我们佛教唯识学派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阿赖耶识也被称为第八识。
      在唯识学的理论体系中,它是宇宙万有的根本。
      被视为一切现象的根源和基础。
      他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能储藏各种“种子”,
      这些种子包括了我们过去的一切行为、思想、语言等所留下的痕迹,即业力的种子。
      与道教三尸虫有异曲同工之妙,
      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会根据业力的作用而现行。
      产生各种身心现象和外在世界的种种相状,推动着众生在六道中轮回。
      而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目标。
      就是通过对阿赖耶识的认识和转化。
      断除其中的烦恼种子和业力种子,证得涅盘解脱,实现觉悟和超越轮回。
      这也就和道教斩杀三尸可以飞升证道的说法不谋而合。
      所谓高僧不论道,高道不论僧也是因为大家最终目的的殊途同归,
      而阿赖耶识的概念较为抽象和深奥。
      不同的佛教宗派和学者对其理解和阐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所不同。”
      难得大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也不得不感慨对方的博学,不愧是秘宗大金刚。
      可能是对于之前隐瞒来过此处的事实有所愧疚也好。
      还是感谢我们愿意陪他走一遭,这秘宗大金刚传授学识的机会可不是一般人可以遇得上的。
      听完多杰这番佛教对“大运”理念的阐释,我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脑海中道家与易经的诸多理论开始翻涌。
      火苗噼里啪啦地跳跃着,似乎也在催促我开口。
      这时不交流何时交流?不交流怎么进步!
      我清了清嗓子,说道:“多杰大哥所言,确实发人深省,
      但从道家的角度来看。
      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种相对的力量相互作用而生。
      这与佛教的因果业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道”就如同佛教中的业力与因缘,是推动万物变化的根本力量。
      在大运的流转上。
      道家认为,万物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周期。
      就像四季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
      这十年一大运,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周期变化呢?”
      蚊子眼睛一亮,连忙问道:“邹哥,照你这么说,道家和佛家在大运的理解上差不多咯?”
      我笑了笑,摆了摆手:“也不尽然。虽然都承认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但在具体的阐释上还是有区别的。
      道家更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当大运来临,我们应顺应“自然”的趋势,不要强行干预。
      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
      而佛教则更注重内心的修行和对因果的洞察。
      通过修正行为和消除业障来迎接大运。”
      杜涛推了推眼镜,疑惑地问道:“那邹哥,在易经里又是怎么看待大运的呢?”
      我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随意地画着,解释道:“易经以阴阳八卦为基础,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其中的六十四卦,每一卦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状态和趋势。
      在大运的变化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卦象的分析。
      来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和未来的走向。
      比如乾卦,代表着刚健、进取,在大运上升期。
      我们就应该像乾卦所启示的那样,积极进取,勇往直前。
      而坤卦,象征着柔顺、包容,在大运低谷时。
      我们则需要像坤卦一样,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多杰微微点头,似乎也是认同了我的说法,目光中透着思索:“邹老弟所言,可见学识也是相当丰富,看来这些年没少学习,
      不过,在佛教中,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摆脱轮回。
      达到涅盘寂静的境界,不知道家和易经在这方面有何见解?”
      听到对方居然下问与我,一时间感到果然越厉害的人,越是懂得交流学习的重要性。
      我思考了好一会如何回答,见对方一直看着我,等着我张口,便接着说道:
      “道家追求的是与道合一,通过修炼身心,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这与佛教的涅盘寂静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道家更强调个体与自然的融合,而佛教则更侧重于对内心烦恼的解脱。
      至于易经说实话我也不太搞得太懂,它更多的是一种对事物变化的预测和指导,
      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修行的目标,但其中蕴含的哲理。
      同样也是可以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辅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蚊子挠了挠头,一脸困惑:“这么多理论,感觉好复杂啊,根本听不懂啊!
      那说到底哪种才是最正确的呢?”
      我轻轻拍了拍蚊子的肩膀,笑道:“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
      这些理论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评判哪种理论更好,而是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部分。
      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或者说去选择正确的方向。”

第12章 大运流转,自清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