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4章 高欢掌权清余党 魏主立后结姻亲[1/2页]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确说典礼结束后,皇帝登上阊阖门,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昌”。
      新朝初立,局势渐稳,民心稍安。
      高欢被任命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世袭定州刺史,权势滔天。
      他的儿子高澄也加封侍中、开府仪同三司,父子二人一时风光无两。
      朝堂上,有人低声议论:“高家父子如今权倾朝野,不知日后如何?”
      另一人摇头道:“尔朱氏倒台,总得有人掌权,但愿他能善待天下。”
      高欢并非一味打压旧党。
      他念及旧情,召回了昔日好友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原本已被外放南岐州,如今却被任命为大行台尚书,参与军国大事。
      “子如兄,多年未见,别来无恙?”
      高欢笑着迎上前。
      司马子如拱手道:“丞相厚爱,子如愧不敢当。”
      高欢拍拍他的肩:“你我故交,不必客气。
      如今朝局初定,还需你多费心。”
      广州刺史韩贤也是高欢旧部,仍留原职。
      至于尔朱氏一党,则被彻底清算,所有官爵一律削夺。
      朝中刚稳,东南又起风波。
      尔朱仲远逃往梁境,意图东山再起。
      高欢眉头紧锁,对众臣道:“此人若不除,必成后患!”
      于是,他派樊子鹄兼任尚书左仆射,与徐州刺史杜德一同追击。
      樊子鹄临行前,高欢叮嘱道:“务必擒获尔朱仲远,以绝后患!”
      樊子鹄抱拳:“丞相放心,属下必不辱命!”
      然而,尔朱仲远还未等追兵赶到,便已病死在梁境。
      消息传回,高欢冷笑一声:“倒是便宜他了。”
      既然主犯已死,高欢便下令:“樊子鹄、杜德,转攻谯城,彻底肃清余党!”
      谯郡本是北魏的地盘,梁武帝萧衍却趁北魏内乱,派降将元树去抢占。
      元树是谁?
      他是北魏咸阳王元禧的第三个儿子,因父亲谋反被杀,逃到南梁,被封为邺王。
      如今他占据谯城,屡屡骚扰北魏边境,北魏哪能忍?
      立刻派樊子鹄和杜德两员大将前去讨伐。
      元树死守城池,樊子鹄见强攻不下,便心生一计。
      他派金紫光禄大夫张安期进城劝降:“将军本是魏人,何必为梁国卖命?
      不如归顺故国,免得两败俱伤。”
      元树犹豫再三,终于点头:“好,我愿撤兵回南。”
      张安期回报樊子鹄,樊子鹄假意答应,还煞有介事地设下盟誓。
      双方出城,杀白马为证。
      谁知誓言刚起,杜德突然翻脸,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当场擒住元树。
      元树怒骂:“无耻小人!背信弃义!”
      樊子鹄冷笑:“兵不厌诈,怪只怪你太天真。”
      元树被押往洛阳,被迫自尽。
      樊子鹄和杜德得意洋洋地收兵回朝。
      可没过多久,怪事发生了。
      杜德突然发疯,整日狂呼:“元树来索命了!”
      他浑身青黑,痛苦不堪,最终暴毙。
      樊子鹄也没落得好下场,不久后离奇身亡。
      世人议论纷纷:“冤冤相报,果然不假。”
      杜德临死前的惨状,仿佛在告诫世人——劝人莫做亏心事。
      高欢平定谯郡后,打算回师邺城。
      但他心里始终放不下一个人——贺拔岳。
      这贺拔岳坐镇关中,兵强马壮,万一哪天成了心腹大患,那可不好对付。
      高欢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不如把他调离老巢!”
      于是上奏魏主元修,请求改任贺拔岳为冀州刺史。
      魏主哪敢违逆高欢的意思?
      当即下诏,派使者快马加鞭赶往关中传旨。
      使者一到,贺拔岳展开圣旨一看,眉头微皱。
      他沉吟片刻,对左右道:“既是朝廷旨意,我自当奉诏入朝。”
      右丞薛孝通一听,连忙拦住:“主公,您真打算单枪匹马去洛阳?”
      贺拔岳苦笑:“天子我倒不怕,可那高王……”
      薛孝通摇头:“高欢确实厉害,带着几千鲜卑兵就横扫尔朱氏百万大军,威风得很。
      可您想想,他眼下真的顾得上对付您吗?”
      贺拔岳一怔:“此话怎讲?”
      薛孝通压低声音:“尔朱兆虽然败走,可并州还有上万残部,随时可能反扑。
      高欢既要安抚内部,又要防备外敌,哪有精力来管关中?”
      他手指往地图上一戳:“关中地势险要,背靠群山,前临黄河。
      进可攻山东,退可守函谷。
      您占尽地利,何必自投罗网,去给别人当棋子?”
      贺拔岳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薛孝通的手:“说得好!我险些中了高欢的调虎离山之计!”
      他当即召来使者,客客气气地说道:“烦请回禀圣上,关中军务繁忙,臣实在难以脱身。
      冀州重任,还请另择贤能。”
      说完,他亲自写了奏章,措辞谦恭,但态度坚决——这调令,他不接!
      使者无奈,只得带着回执悻悻离去。
      贺拔岳望着远去的烟尘,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高欢

第154章 高欢掌权清余党 魏主立后结姻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