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3章 制度反哺:李氏兄弟的协同试验[2/2页]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爱跳的小袋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合规计划文件,计划未来两年内将部分资金逐步流回亚洲市场,寻找合规合作城市。

 “这份文件是公开披露的。”陈晓峰把报告放到李一凡办公桌上,“而且已经有财经记者在挖凡星和星城市之间的关系了。”

 李一凡盯着那份文件,沉默片刻,随即开口:“市纪委、市发改委、财政局联合起草一份合作指导意见,任何社会资本想参与本市建设,必须通过公开招标、全程记录、媒体旁听机制。”

 “另外,我不许凡星出现在任何本地项目核心单位中,不得享受任何补贴政策。”

 “他们可以投,但必须按最严格的市场程序来。”

 “如果有人违反,一律处理。”

 “你去通知彭涛,接下来三个月内所有政企合作项目必须按这个制度推行,谁走了捷径,谁就卷铺盖走人。”

 陈晓峰点头,却忍不住问:“书记,其实没人真能查到你们兄弟之间有什么不合规的关系,为什么要这么下重手?”

 李一凡望着窗外的灯火:“因为他们查不到的时候,才最喜欢造谣。”

 “我们得自己立规矩,别等别人来给我们定标准。”

 当天晚上,李一凡亲自主持了市委政务会议,专题讨论“地方政府与资本合作的风险边界问题”。他在会上公开表示:

 “我们欢迎资本,但不接受关系资本;我们支持投资,但不欢迎特权资本。”

 这番话,第二天出现在了《大夏日报》的头版评论里,标题赫然是:

 《拒绝特权资本,是制度的最后防线》

 与此同时,凡星资本对星城市的投资计划并未停滞。李明杰绕开直接参与路径,转而通过两家基金子公司与星城产业基金参与联投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新能源芯片领域的中早期项目。

 整个过程没有一纸“李氏兄弟”的字眼,所有流程全部走审、投、报、披露四项手续,连财经媒体都挑不出任何问题。

 省委办公厅内部一位干部曾私下感慨:“这哥俩配合得太默契了,一个布制度,一个走远线,谁也不越线,却又把节奏拿捏得死死的。”

 而赵建国看到那篇《拒绝特权资本》的社论后,笑着对李尚民说了一句:

 “你说得对,一凡同志这人,稳得住,也杀得出。”

 “现在我开始期待他接下来的动作了。”

 星城市的夜晚依旧喧嚣,但属于李氏兄弟的棋局,已悄然向更深的层面推进。

第583章 制度反哺:李氏兄弟的协同试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