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都不想打,你还起劲了。”
     孟有德白了一眼林阳:“那你小子想好了跟我说,林老师呢?”
     “我想继续教书育人。”
     “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高考是咱们老百姓的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我想继续到公社的学校当老师。”
     林勇可没有这么客气,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行。”
     孟有德点了点头:“上次杜秀秀带着人大闹公社的时候我就说过,有机会肯定会让你回学校。毕竟咱们公社有文化当老师的不多,这一次你立了功,我们公社研究一下,你回学校这事儿肯定没问题,等信就行。”
     “谢谢孟书记,我肯定好好干。”
     听到孟有德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林勇激动得都快要哭了。
     原本以为他这辈子距离那三尺讲台越来越远。
     没想到短短一个月不到,就能重返学校,这一波的铁饭碗算是端得稳妥了。
     “对了,有个事儿。”
     林阳开着车带着两人缓缓地向着公社的方向走。
     孟有德在公社门口刚下车,突然间朝着林阳招了招手。
     林阳跳下车:“书记,啥事儿?”
     “前天县里开会研究改开的政策,我听动静,好像是要支持个体户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说要鼓励散户做符合政策的个体生意,有条件的可以支持个体户创办民营企业。”
     “这可是个关键的信号。”
     “我思来想去的,有这个本事做个体户生意的也就你了。”
     “你小子考虑一下,要是想干,政策方面肯定是好说的。在咱们公社街道上也行,县里也行,这可是个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孟有德说道。
     林阳稍稍一愣,内心也是颇为震惊:“没想到金川市在改开方面竟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虽说去年年底就宣布了改开。
     但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要有上面的政策和精神支持,在地方落地的时候要考虑到地方领导的魄力,政策导向,还有前瞻性。
     个体户真正在全国铺天盖地的进行,也得到了82年以后。
     在此之前,都是小打小闹,尤其是小地方。
     这才79年的7月份,县里有这样的政策落地,以后忠县这个地方在全国来说都是经济在前列的。
     “书记,我还是……”
     林阳刚准备拒绝,孟有德就抬手打断了话:“先不急着说,你们家不是有电视吗?回头这些天多看看新闻,看看政策,了解一下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再说。”
     “行,那我听书记的。”
     看着孟有德进了院子,林阳才摸了摸下巴:“搞个体户这么累,前期还要遭受白眼,不如赶山自在轻松,还是算了。”
     走资本那一套,林阳确实不太想。
     赶山,养殖河鲜,顺手搞点中药材。
     只要有渠道,随便一年也能赚个上万块,比大部分的个体经济可要强多了。
     “叮咚!”
     就在林阳刚上了车,准备回家的庆祝一下二叔林勇这一波要重返学校当老师的时候,他的眼前莫名其妙地跳出了一个弹窗。
     “小空间2.0版本,升级,不升级?”
     看着眼前这弹窗字幕,林阳都特么的傻眼了:“狗东西,老子重生快一年了,尼特娘的才想起来更新,才想起来给说明书?”
    喜欢。
  

第384章 小空间升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