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走到集合点,顺利的话,就能拿着东西‘退休,过正常人的生活。”
其他人一听,眼神亮了——这次弄到的情报太值钱了,足够他们后半辈子安稳生活。
原本压抑的气氛,一下子消散了。
几人迅速调整状态:有人休息,有人整理物资,有人披上白披风,去洞口警戒。
冰天雪地,白披风一罩,远远看去,和雪景融为一体,不靠近看很难发现。
山下,夏长海、王喜栋到了,众人围绕着他俩行动起来。
当然,受年代限制,国内没有什么高端装备,直升机、羽绒服都没有,省城能提供的只有武器和情报。
夏长海也不客气,挑了两把新的56式半自动步枪,让王喜栋背着弹药,准备正面冲突。
这次对付的歹徒,人多、凶残,火力不能弱。
按原计划,找到位置后喊人支援,安全但赚不到“外快”;夏长海想自己行动,独吞财富,所以决定“现场解决”!
“直接进山,找到就打!”
在如今这个年代,国内不少地方连基本的吃穿问题都还没解决,根本不像后来那样有空闲给每一座山都起个名字。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离人们居住的地方比较近的山,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字。
其他的那些山,本来就很少有人会去,自然也就没人会留意它们。
嘎吱——嘎吱——
山顶上传来脚踩积雪的声音。
有经验的老猎人,单听踩雪的声音,就能判断出当下是否适合进山。
要是声音很脆,就说明积雪不结实。
这种时候上山,风险比平时要高很多。
除了风险之外,猎人选择这个时候进山,还有一个关键因素——目标。
别以为山里的动物笨,它们其实比人机灵多了。
当外面的环境不利于活动时,它们宁愿饿着肚子,也不会出来四处走动。
猎户进山是为了打猎,要是猎物都躲在山洞里不出来,那自然就没必要上山了。
话题有点扯远了。
寒风呼呼地刮着,踩雪的声音传不了几米远就消失了。
山顶上的两个人,猫着腰,顶着风往前走。
“老大,我们为啥不从山背面走啊?”
“这风也太猛了,简直能把人撕碎。”王二一张嘴,风雪就往嘴里灌。
由于地形的原因,山顶的风比山脚要强好几个等级。
在大风季节敢走山头的猎人,要么是经验非常丰富的,要么是年轻气盛胆子大的。
尤其是在这个季节,一旦一脚踩空,后果不堪设想。
就算有猎人这时候上山,也不会走山脊,大多是贴着山壁走,借助山体来躲避寒风。
道理明明很清楚,夏长海却偏要选择逆风而行。
原因很简单,是为了躲避敌人。
在前世,虽然没有直接的线索,但他结合一些资料,大概能还原出当时的情况。
能让省城都重视的猎人,肯定是狩猎高手。
喜欢。
第295章 牵扯到巨额财富,大到能让他冒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