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日,扬州城飘着碎琼乱玉,尚未到腊尽春回,却因“琼浆宴”的喧嚣暖了街巷。
  转角处的飞檐下,三个锦缎裹身的姑娘挤在雕花亭里,鬓间绒花沾着雪粒,正用帕子捂着嘴笑。
  “听前街的王娘子说,醉仙居新酿的‘踏雪寻梅用了梅花蕊浸酒,喝着能口齿生香呢!”
  穿桃红袄子的姑娘晃着手里的蜜饯匣子,睫毛上还凝着水珠,“若不是要等张郎,我早奔去前街抢头筹了。”
  一旁交好的姑娘轻戳她额头道:
  “得了吧。”
  “你那心上人怕是在醉月楼当值呢!”
  “昨儿我路过醉月楼,见他们往酒坛里埋了整颗蜜渍金桔,那香味飘出二里地——”
  话音未落,忽听得街心传来铜锣声。
  “琼浆宴开坛咯!”
  三个人忙扒着栏杆往下望,只见灯笼如星子坠地,映得雪地通红,各酒楼伙计举着描金酒坛穿行如织,人群爆发出此起彼伏的喝彩。
  而此时,西角驿馆内,炭火烧得噼啪响,却掩不住窗外的人声鼎沸,郑吣意斜倚在临窗软榻上,指尖抚过《孙子兵法》泛黄的书页,眉梢微蹙。
  案头茶盏已凉,她却浑然不觉。
  直到窗边传来“呀”的一声轻呼。
  “郡主您瞧!”
  嫣儿扒着窗棱,鼻尖冻得通红。
  发梢还沾着片雪花。
  “醉月楼的刘娘子正在台上抛酒筹呢!”
  “说是选中的姑娘能抱一坛‘琥珀光回去!那酒坛上还镶着碎银箔呢......”
  郑吣意抬眼,见小丫鬟攥着窗纸的指尖泛白,袖口露出半截褪了色的罗帕——那是去年上元节她赏的。
  书页在指间翻动,她忽然合上书卷,轻笑一声:“想去便去吧,难不成本郡主还真成了读兵书读傻的老学究?”
  嫣儿眼睛一亮,却又立刻板起脸,屈膝福了福:“郡主明鉴,奴婢哪是图那酒坛......只是这扬州城一年才热闹这么一回,您总闷在屋里读兵书......”
  话落,郑吣意起身披上皮裘,
  指尖替嫣儿拂去肩头雪花,
  “好个巧嘴丫头。”
  “只许逛半个时辰,戌时三刻必回。”
  话落,嫣儿听闻愣住了。
  郑吣意早已踏出门外扬声道:
  “若再磨蹭,怕是连酒糟都被人抢光了。”
  扬州老街上
  雪粒子打在雕花灯笼上沙沙作响,却掩不住人群喧嚣,郑吣意被嫣儿攥着袖口往前挤,只觉四面八方都是暖烘烘的人潮。
  左边卖糖炒栗子的炉火旺得噼啪响,右边酒肆伙计举着“花雕”“女儿红”的酒旗吆喝,间或有孩童举着糖画蹦跳而过,沾着金粉的糖丝在雪夜里晃成流霞。
  “郡主您看!”嫣儿忽然指着三丈外的戏台,猩红帷幔被风掀起半角,露出台上垒得足有两人高的酒坛。
  最顶层的鎏金坛口插着红梅,坛身碎银箔在灯笼下粼粼闪光,“主持说要比‘辨酒‘调酒‘酒令三场,最后抛酒筹选‘琼浆娘呢!”
  话音未落,台上铜锣骤响。
  蓄着山羊胡的主持老者踏前一步,声如洪钟:“列位看官!第二场‘调酒开始——各楼掌勺需用当季食材与新酿配伍,半个时辰内调出最得民心的酒!”
  人群轰然叫好。
  郑吣意被挤得退了半步,忽觉腰间一紧,低头见嫣儿正攥着她的绦带,像只护食的小兽般往内圈拱:“醉月楼刘娘子要往‘琥珀光里加蜜渍金桔!还有——还有醉仙居的林娘子在捣桂花!”
  “慢些挤。”
  郑吣意按住那乱晃的肩膀,
  袖中手炉被蹭得滑到掌心。
  “当心踩了裙摆。”
  “不打紧!”嫣儿眼睛发亮。
  发梢绒花上的雪粒已化成水珠。
  “去年在京城,太太们赏花宴只知道比胭脂水粉,哪有这般热闹?”
  “您闻闻这味儿,混着金桔甜、梅花香、还有炒栗子的焦香,比京城熏香好闻多啦!”
  郑吣意看着她因兴奋而泛红的脸颊,忽然想起初入府时,这丫头总攥着帕子躲在廊下,连说话都不敢抬眼。
  如今却敢在人堆里踮脚挥手,冲台上的主持喊:“刘娘子!多放些金桔!”
  许久后,第三场“酒令”结束时,积雪已在鞋底踩成薄冰,主持老者捧着漆盘走上台,盘中酒筹泛着檀木香气:“接下来——请各位姑娘们往前凑凑!老朽要抛筹选五位‘琼浆娘,抱走咱们醉月楼的‘花下眠!”
  “选我选我!”
  “我要那镶银箔的酒坛!”
  少女们笑着推搡,裙裾扫过雪水,惊起细碎冰晶,嫣儿被挤得踉跄,郑吣意伸手扶住她后腰,却见小丫鬟忽然挣脱,踮脚往台前蹦:
  “我在这儿!刘娘子瞧我!”
  “当心!”郑吣意攥空了衣袖。
  看着她跌进人群里,又气又笑。
  “这丫头......”
  “砰”的一声,酒筹落地。
  嫣儿突然指着自己鼻尖,眼睛瞪得滚圆:
  “是我?真的选了我?”
  周围姑娘们哄

第313章 雪夜双境[1/2页]